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日從漢沽水產局獲悉,年內,本市將在漢沽大神堂外海一次性投放1600個人工漁礁,加快渤海灣“海洋牧場”的打造,為魚蝦搭建幸福的“家”,以吸引更多魚蝦蟹貝游到天津近海。
據了解,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占用灘涂等原因,海洋的自凈能力減弱,漁業資源量銳減,沿海魚類資源向小型化、低質化方向演變的趨勢逐步加重。對此,除伏季休漁、人工放流增殖外,設置人工漁礁培育漁業資源等是國際公認的改善海洋生態的方法,把特制的水泥構件沉到海底,以營造出小型海洋人工生態系統,為魚類等生物提供索餌、繁殖、生長、發育的場所。此外,漁礁的表面還可以附著藻類和貝類,可以間接起到凈化水質、防止赤潮的“生物吸塵器”效果。
即將投放的1600個人工漁礁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形狀除了圓形、方形,還有梯形等多種形狀,每個礁體最輕的也有一兩噸,重的達七八噸,礁體體積在1立方米至2立方米之間,每個礁體中間都有很大的方圓或多邊形孔洞,方便魚兒鉆入孔洞游玩或貝類附著。由于礁體很重,必須借助吊車一個個投放進淺海區。
據介紹,按照規劃,10年內本市將在近海水域建設大港礁區、塘沽礁區和漢沽礁區三處人工魚礁群,總面積將達13.7平方公里。三大生態魚礁群建成后,可以在天津近岸海域營造一批小型的海洋人工生態體系,并利用不同種類和形狀的魚礁功能,為生物資源提供棲息、繁衍空間,保護渤海生物種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