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預防重于治療)除了在新魚放養時必須小心謹慎之外,也須注意勤于換水及食物的消毒。千萬不要忘了即使我們使用最先進的循環過濾系統或將水族箱布置得與自然環境無異,仔細觀察之后不難發現尖端科技下的水族箱也不過是一缸死水罷了!所以必須定期更換干凈的清水,藉以清除因喂食過量而產生的排泄物,并可降低水中阿摩尼亞的含量。對于生性喜歡干凈堿性水質的孔雀魚來說,定期適量的換水不但有益健康,而且可以加速魚體的新陳代謝促進快速成長!何樂而不為?
白點病
并不限于孔雀魚,所有的魚類皆可能染上此疾病。患病的魚早期會因全身痛養而感到不舒服,并將身體*在底砂、石頭上擦身,情緒不穩定。早期時會在各魚鰭上出現小白點漸而擴大范圍傳染到其它魚體部位。病魚會因外皮潰爛出血、食欲減退、呼吸困難,終而至死。
治療方法:施以硫酸奎鈉(鹽酸奎鈉亦可),其用量為每0.1公克的硫酸奎鈉泡在10公升的水中充分攪拌,使病魚生長的水族箱中充分泡在這比例的混合液中治療,待1─2星期后視病狀及冶療效果再進一步的決定。
提高水箱的溫度!根據研究指出白點病之病原蟲最適活動水溫為15。c~17。c,超過25。c 就停止分裂繁殖。因此將水溫緩慢提高至28─30。c直至病魚身上的白點完全脫落為止。
每于換水時預先加入大約1%濃度的食鹽,這是對抗白點病初期最有效的方式了。
水霉菌
由霉菌之寄生所引起的病癥。病魚頭部、鰭基部、或魚卵表面皆為此霉菌的『最佳生長點』,故稱為水霉或魚霉。此霉菌喜歡藉外傷而入侵魚體寄生,輕者外皮擦破,重者可致筋肉破爛而死。
治療方法:發現初期用甲基藍治療最有效,用法每0.1公克甲基藍溶液與10公升水混合使用.用食鹽,以濃度高達1%~1.5%的食鹽水將病缸泡水2─3天即可殺死病原。
爛鰭病
往往因過量喂食,過久換水而使水質惡化,導致魚鰭邊緣脫落,行動遲緩!公的孔雀魚往往因水質驟變而使得寬大的三角型尾巴縮成為「一條」尾巴!
治療方法:應先換水一半,如此進行5~8天后視情形再予治療。喂養孔雀魚首重「勤換水」,平時更應定期清洗過濾棉以免病菌滋生。
立鱗病
病魚癥狀為魚鱗聳立,嚴重者類似一團棉花球,魚身腫脹、食欲欠佳、活動停止,并靜止在水底不動一直到死;止病狀多半發生在,曾以活的絲蚯蚓為主食的孔雀魚母魚身上,通常發病之前兆是水族箱已多日未曾換過新水所致。
治療方法:所有活餌宜充份消毐,平日更應勤加換水。
腹水癥
病魚外觀有如立鱗病之孔雀魚,其腹部雖未受精懷孕但仍肥大,嚴重者將水腫至死。
治療方法:因喂食過量未消毒的絲蚯蚓所致。絲蚯蚓可用微量福爾馬林消毒之,唯應切記使用大量清水洗凈,以免誤傷健康魚只。
在水族館添購魚只時,不要忘了多檢視一下新魚是健康,盡量不要選購老態龍鐘的魚,終究「預防重于治療」,有了健康的成魚,才能多產且華麗的下一代!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