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5萬畝水域養蟹,80%外銷
地產蟹年創產值三千萬
9月14日,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縣克爾臺鄉河蟹養殖大戶宋云啟忙得不亦樂乎。
“今年的蟹子個頭大,黃還多。”宋云啟話音剛落,幾只河蟹從竹筐里爬了出來,逃命似地往池塘里跑。
宋云啟趕緊從褲兜里拽出膠皮手套戴上,將逃跑的河蟹逮了回來。
眼下正是捕撈河蟹的時節,養殖戶們與河蟹斗智斗勇,在超市、農貿市場,許多市民喜歡選購這些地產蟹。
記者從大慶市畜牧水產局了解到,今年該市放養河蟹的水域達15萬畝,預計產量150萬公斤。
據了解,大慶市15萬畝河蟹養殖水域都集中在杜爾伯特縣。該縣境內有嫩江、烏裕爾河兩大天然水系形成的205萬畝水域面積。
“我算得上是我們鄉第一個養河蟹的人了。”宋云啟驕傲地說,2005年,他投了250公斤蟹苗,秋天時,捕撈上來650多公斤河蟹,當時批發價是16元/公斤,賣了一萬多元錢。
宋云啟的成功,帶動了克爾臺鄉農戶發展河蟹養殖業。
杜爾伯特縣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劉忠勤說,2003年該縣就開始養殖河蟹,當時養殖水域也就十多畝。隨著養殖技術的成熟,2007年以來,河蟹養殖水域逐年增多,現在已經增加到15萬畝,從規模上看全省第一。
杜爾伯特縣河蟹養殖規模不僅大,河蟹質量也很高。
“一般的都能達到二兩多,而且黃滿肉肥。”劉忠勤說,在省內大慶的河蟹算得上極品了。
杜爾伯特縣煙筒屯鎮的王豐今年投放了5000多公斤蟹苗,現在捕撈上來一萬多公斤河蟹,按照收購價20元/公斤來算,一共能賣20多萬元。
“河蟹主要吃水里的自然生物,對人工添加的輔食吃得比較少,養殖成本不高。”王豐說,養河蟹效益很可觀。
這幾年,煙筒屯鎮有幾十戶農民依靠養殖河蟹致富。
崔齊4年前結婚時欠了6萬多元的債,養了3年河蟹,債還清了,還買了輛十多萬元的小轎車。崔齊說,再養幾年河蟹他打算在城里買套房子,雇人照看河蟹,偶爾開車回去看一下就行了。
劉忠勤說,按照20元/公斤計算,今年的河蟹產值可達3000多萬元。
那么,地產河蟹銷售情況如何?崔齊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咱這蟹子不愁賣,坐家里就有商販找上門。”
在讓胡路菜庫小區市場經營水產品的孫娜說,地產的河蟹新鮮,每年這個季節她每天至少能賣一二百斤。
據了解,地產河蟹只有一小部分供應大慶,80%銷售到外省市。
養殖戶們告訴記者,內蒙古、吉林、遼寧、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的商販都到杜爾伯特縣批發河蟹。
連環湖漁場有十余萬畝水域養河蟹,這里的河蟹均被南京、北京的商販拉走了,大慶河蟹在這些地方很受歡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