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中秋小長假盡管比較涼爽,但由于前兩天天氣都比較差,降低了許多市民外出的興致,再加上中秋節以團聚為“主題”,讓市區各大農貿市場和超市的商品,尤其是平時銷量有限的中高價位水產走俏。
記者從市區多個農貿市場了解到,這兩天中高價位的河海鮮商品銷量明顯上升,優質而數量少的還非常走俏。
其實這兩天河海鮮漲價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以金秋時令河鮮大閘蟹為例,兩天前單只二兩左右的大閘蟹還只要每公斤60元左右,而這兩天,這個價錢只能買到單只一兩左右的大閘蟹。即便如此,大個大閘蟹的銷量仍只增不減。
記者了解到,在市區各大農貿市場中,每公斤價格分別高達120元、150元的河蝦和基圍蝦也很暢銷。像鮑魚這樣的海鮮,平時攤主每天只進一兩公斤左右的貨,買主基本上是一些中小飯店的老板,而這兩天,鮑魚價格依然不菲,小個品種的在每公斤150元左右,市民購買的卻占了大頭。大云農貿市場的一位攤主說,“好幾個買主都買了半斤鮑魚,說是買回家過節,買之前還問怎么燒呢。”
超市進貨增加仍供不應求
記者昨天下午在城東千客隆超市看到,河海鮮區的十余只玻璃箱幾乎都是空的,見不少消費者來詢問,銷售員無奈地表示“沒辦法,都賣光了”。記者注意到,除了普通河鯽魚等少數幾種低價位的河海鮮外,每公斤80~120元的大閘蟹、每公斤40~50元的多個品種野生魚等中高價位河海鮮幾乎售罄,只有一只稍有殘次的大閘蟹留了下來。千客隆超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天河海鮮的進貨量已經比平時大了,還是早早地賣光了,可見市民的購買量在小長假放大不少。
城東供銷超市的河海鮮這兩天也格外暢銷。記者看到,年輕人是購買河海鮮的主力。一位外地來紹工作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原本打算小長假去郊外農莊吃飯的,看看天氣不好,索性準備宅在家里,所以買了不少零食,也買了不少好菜,在家里自己燒。供銷超市有關人員表示,由于超市葷素菜原料的品種在不斷豐富,所以小長假來超市大購物的不少市民順便帶走了不少菜。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相比蔬菜區,超市的河海鮮區商品在價格上并不比農貿市場的有優勢,平時消費群體也相對比較單一,而這個中秋小長假期間變得如此暢銷,可見“放量”比較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