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廣東省2010羅非魚鏈球菌防控研討會在廣州市海運大廈舉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文斌,廣東省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王云新主任、漁業處,質安處,珠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領導也出席了會議,與會的還包括珠江所、中山大學、廣東省海洋大學的專家,獸醫所、肇慶、茂名、廣州、湛江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以及相關企業代表。
會議開始,漁業處陳處長總結今年羅非魚養殖鏈球菌發生情況,陳處長表示,今年羅非魚的情況還是很嚴重,較為嚴重的地區是湛江和茂名,肇慶雖也比較嚴重,但是情況較去年好。根據調查初步懷疑是某個品種容易發病?偨Y今年的發病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發病時間與去年基本吻合(8月-9月初是廣東省發病的高峰期)
2、該病有進一步擴散的現象(某些去年沒有發病的地區今年發病了,某些去年沒有很嚴重的區域今年較為嚴重)
3、由于高要市的養戶經過去年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防預意識,所以今年情況較去年有所減輕。
4、今年發病的品種發病程度不一樣。
5、今年發現羅非魚在苗期出現大量死亡(以前250g左右才應該發病嚴重,但今年苗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有向魚苗方向蔓延的趨勢。)有些專家在這里指出他們做過的一些實驗顯示的結果是與鏈球菌無關,苗種死亡是一種新病。
隨后,各產區推廣中心的代表介紹了情況:茂名的總養殖面積為22萬畝,其中羅非養殖面積為12萬畝(不包括水庫部分)。其中化州和高州地區比較嚴重。8月12日-9月15日發病情況最嚴重,其中天氣不好,有臺風對當地的影響較大。觀察發現今年用往年用的常規藥沒什么明顯的效果,青霉素、三黃粉只能控制1-3天左右。文斌副局長對此建議,對于病害檢測方面要制定量化的指標,這個指標一定要細化。此外,推廣站的技術人員要深入基層和塘頭去防控病情,了解養戶用藥情況,病因方面要分析得更清楚。
茂名出現病情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養殖環境不好。有些地方養殖密度過大,因為搞生態養殖,所以很多塘都挖深了一些,結果水體大了,養殖密度也大了不少。那些沒有挖深的塘一般都是養2000多/畝,但是因為養殖利潤近年有降低,所以有些養戶每畝放3000尾。
肇慶今年的絕對高溫與去年相同,但去年高溫的持續時間較長,而今年是呈現波段性的特點。整體的發病區域有擴大。由于去年爆發了病害,肇慶也采取了一些相關措施:
1、降低養殖密度,養殖密度平均降低了35%
2、養殖選用較好的品種
3、增加混養(一般草魚+羅非/叉尾+羅非)
4、避開高溫期,基本六月底達規格就賣掉,6兩左右的賣給加工廠,小規格的賣給飯堂。
一般養戶如果發現有突發性的病害就采用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如果控制不住就馬上賣掉。
高要市代表還補充道,鏈球菌可防可控不可治。鏈球菌目前分慢性和急性兩種。慢性的需要少喂料,注重調水。急性的就及時清塘,拉網賣魚減少損失。
湛江市雷州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原因分析為距離海南較近,溫度偏高,對羅非養殖有影響。
采取的措施:
1、整理池塘,做好清塘、曬塘的工作
2、調整了養殖模式,與對蝦混養
3、適當的使用了二氧化氯等藥物
4、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今年很少人像去年那樣將死魚從塘里撈出來就順手丟在附近自然水域中了)
5、看情況收獲,一旦發現控制不了就立即出塘
廣州市推廣站的代表認為,相應的泰國方面有些地方做的就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政府部門檢測工作做得很好,對種苗進行嚴格檢測,并且是不收費的。對于鏈球菌的防治,我們也應加強監管,從預防做工作。
在各個產區介紹完情況后,專家學者也發表了意見。其中中大李安興教授認為,目前鏈球菌有向慢性蔓延的趨勢,如果發展為慢性的話可能會有長期的影響。防治方面國家規定只有土霉素、氟苯尼考等三種可用藥。但國家對于可用藥和違禁藥有規定,但是中間還存在一些灰色地帶,這些藥物或者土方實際上大家認為是可以使用的。在用藥方面需要做的是哪些藥物會出現問題,這些應引起高度重視。
目前在我國產業方面存在一個普遍現象,第一考慮的就是產值,產值下降了第二考慮就是產量,追求產量就使得養殖升高。
李教授認為目前病情的主因是品種和養殖方式上的不足。關于品種方面,想要突破很難。
防治方面:目前沒有多少有效藥物可以用,也沒有國家層面放大力氣在這些事情上。如果有疫苗的話就可以有效降低羅非對高溫的應激。但是由于目前羅非魚的養殖成本不能過高,所以養戶沒辦法采用一些高端措施。
珠江所鄒為民主任認為,羅非魚病害方面目前不僅僅是鏈球菌,還有其他菌也危害很大,能對羅非魚造成危害的不僅一種菌。目前有些基礎性的東西還沒有弄清楚。實際上在實驗室實驗做并沒有那么厲害,但是實際養殖環境就很厲害,所以說發病原因還沒有搞清楚。有些方法是在實驗室試驗成功的,但是養戶那邊不一定相信它在實際中的效果。科研機構可以使自己的研究與養戶的需求掛鉤。
江所姜蘭介紹,鏈球菌治療分為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鏈球菌是一種細菌病,對于細菌病,藥物應該是有用的,它不像病毒病,只能打疫苗。但免疫治療是比較好的治療方法,關于這方面包括血清研究等很多方面。關于藥物治療目前為什么沒用還沒有搞清楚。理論上,從藥物動力學角度講,藥的濃度達到了,應該是會產生效果的。
在專家意見之后,參會者還對苗種質量、養殖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探討,王云新主任提出目前最主要的還是養殖環境的調整,這樣早重視早好,不然羅非魚越來越不好養,很多人轉養其他品種,以后對于產業的影響會很大。
會議最后,王云新主任做了會議小結,他表示首先在選育方面,檢測指標不應單一。既要考慮長速,也要考慮抗病性。因為畢竟養吉富的也有沒有出現問題的魚,可不可以將這作為突破口考慮。其次,養殖技術方面應有人向養殖戶說明究竟什么樣的養殖模式好,可以有效地防病害,對發病情況的調查分析要做到細致。此外目前對該病的研究還有不足。例如病原、治療等都了解不詳,這都是今后的重要任務。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