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9月上中旬附近,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就開始下降,根據JCI了解,截至近期華北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降至19—20度,東北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則降至10—13度。隨著氣溫下降,當地水產料投喂量也逐漸減少。而近階段根據天氣預報,我國將迎來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所以,目前國內水產對魚粉消費將繼續下降,魚粉需求市場也由旺轉淡,部分魚粉貿易商順價出貨意愿不斷增強,給近期魚粉價格運行帶來了壓力。具體JCI分析如下:
一、 北方地區冷空氣再度來襲,水產對魚粉消費漸入尾聲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9月19日至22日,今年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4—8度,中東部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14度,局部可超過15度。而在這波強冷空氣到來之前,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已經出現了明顯下降,當地水產料投喂量也逐漸減少,而此輪強冷空氣的來襲更是進一步制約了水產料的消費。與此同時,在8月底/9月初,華東地區大部分對蝦已經出塘,目前當地對蝦養殖量較前期明顯下降,蝦料投喂量也有所減少。所以,國內水產料對于魚粉的消費已經進入尾聲階段。此外,強臺風“凡亞比”可能再次在我國大陸登陸,屆時可能對福建中部至廣東東部沿海的水產養殖造成沖擊。
二、 飼企魚粉采購腳步有所放緩,部分親睞國產魚粉 隨著國內大部地區氣溫下降、水產消費進入尾聲階段,多數飼料企業(尤其是水產料企業)對于魚粉的補庫意愿也明顯轉淡,而豬料企業依然以少量多批采購為主。與此同時,在全國伏季休漁結束之后,國產魚粉的產量進一步上升,且比價優勢十分明顯(價差達到2000元/噸以上),吸引了不少飼料企業優先在國產市場進行采購,北方部分飼企甚至表示在水產季節結束前都以使用國產魚粉為主,這對進口市場存在較大的利空影響。
三、 部分貿易商“落袋為安”,國內魚粉價格進一步走軟 在國內水產季節趨于結束,魚粉消費由旺轉淡的情況下,加之國產魚粉產量趨升對進口市場存在沖擊,近階段不少中小型魚粉貿易商“落袋為安”的意愿漸濃,施壓國內魚粉成交價繼續走弱。根據JCI了解,目前國內主要港口普通級別魚粉參考報價10800—11000元/噸,成交價在10600—10800元/噸,部分下跌200元/噸;超級蒸氣魚粉參考報價在11800元/噸左右,成交價在11600—11800元/噸,部分下跌200元/噸。
總體來說,隨著水產消費漸入尾聲,當前國內魚粉消費旺季也趨于結束;國內魚粉成交由旺轉淡的情況下,大部貿易商銷售心態有所松動,局部地區甚至存在競爭出貨的現象,所以,短期國內魚粉市場難改弱勢行情。不過,近階段部分持倉較多的貿易商對于魚粉依然存在挺價意愿,且在雙節來臨之際,市場對于飼企節前采購存在一定期待,因此,在貿易商心態存在分歧、供需心態博弈的情況下,國內魚粉成交價能否守住10500元/噸的支撐位,值得業內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