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景洪市大渡崗鄉于2007年開始實施河道漁業人工增殖放流分段管理建設項目以來,加強對轄區漁業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促進了轄區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大渡崗鄉的河流主道有3條,轄區流域600公里左右,可實施漁業人工增殖放流面積約達3600畝,能讓當地鄉屬4個村民委員會、59個村民小組和鄉轄機關、個體及企業共3萬多人受益。
為保證為保護和恢復漁業資源,改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大渡崗鄉制定并實施了《大渡崗轄區河道管理辦法》,規范河道管理。在全鄉范圍內積極宣傳漁業資源保護和開發與合理利用等方面知識,建立示范村探索和總結經驗。項目實施期間,景洪市水產站免費向大渡崗鄉轄區河道投入鯉魚等良種魚苗30多萬尾,提高了農民參與河道人工增殖放流和分段管理的積極性。目前,項目已推廣至荒壩、干壩、荒田3個村民委員會的48個村民小組,占全鄉59個村民小組81%;增殖放流河道達400多公里,占鄉轄自然河道600公里的66.7%。項目的社會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已日漸顯現。河道水生動物增多,水源質量及環境得到改善,休閑旅游的人逐漸增多。全鄉漁業產值大幅度提高,2009年,全鄉漁業產值達69萬元,比2006年28萬元增加41萬元,增長146%。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