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營造小型海洋人工生態系統,給海洋生物建造一個幸福的“游樂園”,秦皇島市水產局日前將30多個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人工魚礁沉入海底。
據秦皇島市水產局介紹,年內他們將投放人工魚礁1500多個。
據了解,由于捕撈過度,渤海的漁業資源量銳減,沿海魚類資源向小型化、低質化方向演變的趨勢逐步加重。據秦皇島市農業局副局長丁曉光介紹,近年來,該市水產局不斷加大人工干預的力度,除每年定期進行伏季休漁、人工放流增殖外,每年還投入大量沉船、石頭、水泥構件等人工漁礁,為海洋生物提供索餌、繁殖、生長、發育的場所。
據了解,人工魚礁沉入海底后,漁礁的表面會附著藻類和貝類,可以間接起到凈化水質、防止赤潮的“生物吸塵器”效果,同時,這些生物還會吸引了大量的優質魚類聚集,形成新的漁場。近年來,礁區周圍發現了黑鮶、真鯛等22種海洋經濟種類,同時,礁區的梭魚、牙鲆等漁業資源的捕撈量比其他海域多近10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