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我國池塘養魚歷史悠久、經驗豐富,主要經驗為“八字精養法”:水、種、餌、密、混、輪、防、管。
1、 放養前。⑴魚塘連續1-2年飼養成魚,底部沉積大量淤泥、殘渣及各種有害病菌、野生雜魚等,對魚類生長不利,必須年年徹底清塘。清塘宜安排在初冬或早春,排干池水,運走淤泥,加寬加固池埂,并藥物清塘,方法同魚種繁殖。⑵清塘后即可施肥,每畝施有機肥500-1000公斤。魚種下塘前10天注水,首次注水80-100厘米,以后每隔10-15天注水20-30厘米,直至3米深。
2、選擇魚種。⑴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餌料、肥源等選擇適合的優良魚種。體質健壯,肥滿結實,鱗片緊密,體色正常有光澤,眼睛亮,無傷病,游泳活潑,群集性、溯水性強。⑵大規格魚種標準為鰱鳙魚16-23厘米,不小于13厘米;草魚19厘米,不小于14厘米;鯉魚13-16厘米,不小于13厘米;武昌魚10厘米以上;鯽魚6厘米以上。大規格魚種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生長快,生長周期短,當年放養,當年收獲。
3、魚種消毒。魚種下塘前嚴格消毒,避免魚病流行。⑴每立方米水體加10克漂白粉,在水溫15-20℃時浸洗10分鐘。⑵2%食鹽和1%小蘇打混合液浸洗魚種3分鐘。⑶3-4%食鹽水,在水溫10-15℃時浸洗5-10分鐘后再放塘。消毒時魚種密度不要太大,以免缺氧死魚。消毒用過的藥水不可倒入池塘,以免病菌蔓延,消毒應選擇晴天。
4、魚種放養時間。宜早不宜遲,冰河開化后,水溫穩定在5-10℃,此時鱗片緊密,活動弱,拉網運輸不易受傷。天氣轉暖后,就能適應新環境,利于早開食,延長生長期。選擇晴天,避免下雨、下雪天,操作時動作要輕,嚴禁損傷魚體,減少死亡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