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國慶節后,丹桂飄香,又到水產品大量上市的季節。大閘蟹、帶魚、鯧魚、小黃魚等水產品紛紛坐上降價滑梯。如果在中秋節、國慶節的時候沒舍得大肆饕餮,不如從現在開始,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補償。
昨天,記者調查發現,除了蝦兒價格微漲,杭州市場上的水產品紛紛步入跌價行列。
批發市場,太湖蟹開出“雷曼價”
走入農都水產批發市場,四處可見銷售大閘蟹的招牌,前來問津的太湖蟹粉絲發現,國慶后大閘蟹身價跌了將近一半。
“是的,上月中秋期間,三兩公的太湖大閘蟹批發價要45元/斤,現在每斤為27元、28元;四兩多重的公蟹,中秋期間要100元—120元/斤,現在批發價只要58元—60多元/斤,比上個月差不多便宜一半。”銷售江蘇太湖大閘蟹的林生元介紹。
按理說,現在太湖蟹的質量與中秋相比要好得多,蟹也越來越肥美了,蟹價怎么不漲反跌?
“隨著太湖蟹的成熟,當地人紛紛捕蟹,上市量增加。雙節時想吃大閘蟹的消費者都嘗過鮮了,節后消費群減少,市場價格就順勢下調了。”不過,林生元認為,現在大閘蟹的價格已跌至底部,比去年同期還便宜,預計后期也跌不到哪去。
實惠的太湖蟹大批量上市,對素有“蟹中之王”之稱的陽澄湖大閘蟹也形成了一定的沖擊。“這幾天,陽澄湖大閘蟹的零售價也比之前稍微降了一些,降幅在5元—6元/斤。”杭州白田販路銷售巴路陽澄湖大閘蟹的顧先生這么說。
“不過,與市場里的大閘蟹相比,陽澄湖大閘蟹還是比較抗跌的。”顧先生認為,“現在陽澄湖大閘蟹已基本成熟,質量有所提升,不少酒店在訂貨,貨源依然比較緊張。”他預計,經歷了這波下跌,后面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還是會穩住的,即便下跌也是小幅度下跌。
東海開捕,帶魚、鯧魚身價直降
上月中旬,東海伏季休漁期結束,漁民紛紛捕撈水產提供給市場。海鮮上市量迅速增加,立即帶動帶魚、鯧魚、小黃魚等水產價格下跌。
“拿零售價來說,以前小帶魚8元/斤,現在6元/斤;大帶魚從原價20多元/斤降至16元、17元/斤;先前三兩半以上的中等鯧魚冰凍的20元/斤,現在新鮮的只需要17元/斤;還有黃魚,以前冰凍黃魚10元/斤,現在鮮黃魚只要8元/斤。”農都水產批發市場零售兼批發舟山漁場海鮮的孫小姐介紹,“現在吃海鮮,稱得上是最劃算的時候。”
農貿市場的情況同樣如此。與國慶期間相比,昨天杭州古蕩農貿市場里,稍大點的鯧魚進價35元/斤,賣38元—40元/斤,跌了5元/斤;帶魚進價10元/斤,賣價14元—16元/斤,跌了3元/斤。
“東海開禁后,漁民紛紛入海開捕,而渤海、黃海還在繼續向杭州市場供貨。現在捕魚依然在旺季,部分品種的海鮮上市量還會繼續增加,預計不少海鮮的價格還會往下掉點。”該市場副總經理趙先生分析。
氣溫下降,蝦兒供應量將下降
與上述水產不同,細心的馬大嫂發現,杭州古蕩農貿市場明蝦的售價是18元/斤,與國慶期間相比每斤還漲了0.5元。記者走訪水產批發市場后發現,除河蝦外,不少蝦類售價與國慶期間相比有所上揚。
“天氣轉涼,蝦兒少了,蝦價也貴了起來。現在一斤30來只的明蝦,批發零售價約為18元/斤。再過十多天,明蝦全部要20多元/斤啰。”農都水產批發市場賣蝦的經營戶李女士說。
此話不假。李女士附近的攤主徐女士進了些廣州明蝦,一斤有六七十只,去皮后蝦仁批發價為16元/斤,很是緊俏,到中午時分就售罄了。“因為蝦通常需要在15℃以上的水溫里才能存活,而現在溫度降低了,所以蕭山本地蝦的供應量越來越少,多是福建、廣東發過來的明蝦。與其他水產不同,由于蝦發過來少了,外地蝦過來運費也貴,節后明蝦價格沒有下跌。”
基圍蝦也是同樣命運。“一斤60只的山東基圍蝦上月批發價為50多元/斤,如今75元—80元/斤。天涼了,蝦越來越少,再過一個月,可能就得吃福建的基圍蝦了,到時批發價最起碼要90元—100元/斤,到元旦前后估計要100多元/斤,春節期間起碼到150元/斤。”該市場的基圍蝦經營戶楊先生介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