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壽螺蟲卵在樹枝上

福壽螺較本土螺大
“福壽螺大舉入侵洱海”追蹤
昨日清晨8點,大理市海東鎮的灘地協管員楊標和他的12個同伴一起,劃著3條小漁船,進入洱海東岸的下和灣湖濱帶,開始了一天的福壽螺卵鏟除工作。
下和灣湖濱帶共有近500畝水域,包括一片濕地公園和一片栽滿柳樹的湖濱帶。從17日上午開始,楊標和他的同伴們,就一直在栽滿柳樹的這一片湖濱帶中作業。“一天工作下來,我們每人可鏟除福壽螺卵10多斤,幾個人加起來每天能鏟除福壽螺卵近200斤。”
柳樹長得太密,這些往日的打漁能手,劃著小船,在柳林中艱難地前行著。“中秋節那段時間,我們來這里清理福壽螺卵時,洱海水還沒有那么深,我們穿著齊腰的皮褲走進水里,拉著樹枝前行,行動比較靈活,清理得很快。現在湖濱帶里水太深了,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劃著小船進來。小船在柳樹林中緩慢地穿行,有些地方船還劃不過去,清理起來比穿皮褲要困難得多。”一位灘地協管員大媽一邊清理一邊向記者介紹。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福壽螺對洱海濕地的侵害,從17日開始,洱海管理局已派出36艘漁船,每天統一出海行動,對洱海250多平方公里水域范圍內所有環湖湖濱帶生態濕地,全面展開大規模的福壽螺螺卵鏟除行動。“成年的福壽螺沉入水底,很難打撈到。我們在清理螺卵的時候,看到正在產卵的福壽螺,也一并清理了。”楊標一只手拿著一只洱海土著螺,另一只手拿著一只福壽螺向記者展示。洱海土著螺看上去體型比較小,螺殼表皮顏色偏淺,紋路清晰。福壽螺看上去體型較大,顏色較深,螺殼表面非常光滑。
“成年的福壽螺沉入水底,大量采食湖濱帶濕地水生物的根系,對濕地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且很難捕撈。目前對付福壽螺的唯一辦法,只能是人工鏟除附著在水線以上水生植物枝葉上的福壽螺卵。”海東鎮洱海管理所所長陳仕林說。“灘地協管員和雇請的村民每天人工鏟除的福壽螺卵,都被集中起來,帶到遠離洱海的山腳下土質干燥的地方,挖坑深埋。”
海東鎮共有12000多畝的湖濱帶生態濕地,其中下和灣濕地福壽螺螺卵的分布最為觸目驚心,向陽灣濕地和南村灣濕地也有福壽螺卵分布。“我們將一片一片地圍剿。清完這塊濕地,再繼續清另外的濕地。清過的地方,又反復清。一直持繼到清完為止。”灘地協管員們對這場戰役充滿了信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