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11月中旬,海南可出產1億多尾,目前已向全國各省水產良種場請求支援
海南遭遇罕見洪澇災難后,水產苗種緊缺,成為當前制約恢復漁業生產的主要瓶頸。據海南省漁業廳的統計,海南的魚蝦種苗缺口高達1.6億尾。有業內人士表示,雨水災害已給苗場的育苗工作帶來極大困難,而即將到來的16級超強臺風“鲇魚”或會再次重創當地的種苗生產,屆時種苗供應更加緊張。
海南吉富水產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志利表示,海南的羅非魚苗場在這次災害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分布在東線的羅非魚苗場。他說,東線不少羅非魚苗場的養殖場被淹、親魚出逃、辦公區域被泡,苗場無法正常生產。他舉例說,盡管目前的親魚可取卵孵化,但由于苗場的生產車間被水浸泡,需要消毒清理,種苗生產工作只能往后推延。他指出,由于今年羅非魚價格好,養戶養殖積極性高,目前今年海南的羅非魚苗十分緊張。他說,目前海南當地的羅非魚苗價格已開始上漲,估計漲幅約為20-30%。
海一水產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志開亦表示,連續數天的大雨導致苗場海域的海水鹽度大幅下降,海南多數對蝦苗場無法育苗。他說,目前對蝦養戶復產仍然面臨眾多的困難,如即將到來的16級超強臺風“鲇魚”已讓養戶不敢投放蝦苗。他表示,如果“鲇魚”帶來大量的雨水,海水持續變淡,海南當地的對蝦苗場需推遲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生產,養戶的投苗時間亦會隨之推遲。“在11月前是對蝦養殖的最佳投苗養殖時間!标懼鹃_說,如果錯過最佳投苗時間的蝦苗,受冬天水溫低的影響,難以養成。
據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持續強降雨給海南省漁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0.1億元,其中水產養殖業18.74億元,漁港漁船損毀1.36億元;養殖池塘受災19.28萬畝,養殖網箱受災1.57萬口,災后恢復生產需要魚蝦苗種2.1億尾,而目前全省僅有苗種5000多萬尾,魚蝦苗種缺口達1.6億尾。
為解決災后復產,海南省政府撥發漁業災后救助資金7000萬元,其中投入2200萬元用于水產苗種生產。預計到11月中旬,海南省可出產1億多尾苗種,使苗種缺口縮小一半。此外,海南省還向全國各省水產良種場發函,包括電話聯系廣東廣西的種苗場,請求給予羅非魚苗種支持等,從四面八方調集苗種以緩解壓力。
據了解,目前海南省對養殖場所消毒21551畝,修復池塘6521畝,投放魚苗2422畝。為提高養殖效益,加強技術指導,10日至14日,海南省海洋漁業廳從省水產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和海南大學抽調技術專家,兵分三路前往陵水、定安、文昌、瓊海、萬寧、?诘戎貫膮^進行技術指導。15日至17日,國家農業部又派出3名專家,到海南省災區指導漁業生產,重點對苗種放養有關要求和提高成活率等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