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報訊 山東省利津縣海岸線59公里,有38萬畝可開發利用的灘涂資源和旅游資源,適宜發展養殖業、鹽及鹽化工及旅游業業。為做大海洋經濟板塊,利津縣著力打造“三園一區”。
一是海產品養殖區。建設以刁口漁港為龍頭,漁港路為主軸,豐澤園、盛海等龍頭企業為前沿的4平方公里的現代漁業示范區,到2010年,半滑舌鰨、海參等名貴品種工廠化養殖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等海珍品池塘養殖面積達到8萬畝,優質水產苗種生產規模達到2萬平方米,貝類資源蘊藏量達到80萬噸。二是鹽及鹽化工區。力爭用3年~5年的時間,原鹽年產量達到100萬噸,到2010年,氯堿及其深加工產品生產能力達到年產50萬噸,形成集原鹽生產、銷售、鹽化工為一體的鹽及鹽化工產業區。三是生態旅游區。依托“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和59公里海岸線的優勢,加快開發建設38萬畝淺海灘涂自然濕地、黃河古道名貴珍稀鳥類棲息、10萬畝檉柳林自然景觀、飛雁灘海濱觀光、亞洲最大生豬養殖示范基地、風力發電等為主線的海洋生態旅游度假區。到2010年旅游業年收入突破2億元。四是濱海工業園。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的濱海工業園,重點發展海洋化工、水產品深加工,把利北地區建設成為重要的加工制造業基地,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