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深圳商報記者在布吉、福田農批市場了解到,今年很多海鮮干貨價格大幅漲價,比如小個頭元貝從65元/斤漲到80元;日本元貝從300元/斤漲到500元/斤,漲幅逾六成。
深圳商報記者昨日采訪深圳海味干貨市場,在銷售元貝的檔口,大連元貝售價130元/斤,去年同期,其售價為80多元。“太貴了。”檔主坦言,元貝比去年同期上漲了兩三成。“其實我們也不想賣這么貴,因為流失了很多客源,我的生意額減少了1/3。”檔主嘆道。在一家魚翅店,記者看到,6~8寸小金勾從去年的1300元/斤漲到現在的1600元,牙棟從280元/斤漲至目前的340元。魚肚從560元/斤漲到700元,遼參從3500元/斤漲到5000元。
據布吉農批市場海鮮業內人士卓先生給記者分析說,今年海鮮海味漲價幅度之大,近年罕見。究其原因,大連和英國的海域漏油事件影響了海味干貨市場價格,特別是英國海域,是海產品主產區,該海域的水產品減產,導致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據了解,海鮮漲價不是深圳獨有的現象,在香港,海產品今年也變得貴起來。日本元貝從去年每斤340港元漲到680港元,東星斑去年是每斤200多港元,今年最貴的時候竟然漲到了500港元。
卓先生告訴記者,多種海味干貨是從今年中秋前開始大幅漲價,漲幅歷年少見。說到原因,他認為,前段時間大連和英國發生的海域漏油事件影響了干貨市場,特別是英國海域是海產品主產區,該海域水產品減產導致了全球相關產品漲價。魚翅價格同比去年上漲兩成,就是因為英國海域發生了漏油事件,污染了環境,導致鯊魚減產。大連海域漏油也同樣影響海味價格,大連元貝大量減產,導致元貝價格上漲。他給市民支招,如果不急于購買,市民購買海味干貨最便宜的時間為3月至8月,因為這段時間需求量不大,所以商家也寧愿薄利多銷。
除了海鮮,目前深圳中藥材價格也普漲,而太子參近一年來扮演了領漲者角色。
有統計顯示在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這段時間約八成中藥材價格上漲。從今年4月份開 始不少中藥材便輪番漲價此次漲價有兩大因素。一方面天氣災害導致減產價升。中藥材是“看天吃飯”的,受天氣影響非常大自今春西南五省大旱又到“倒春寒”和“低溫氣候”使得受災減產的品種較多漲價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確實有游資在炒作。目前太子參從60元漲到170元。
太子參在中藥里可用可不用,市民若想達到同樣補肺健脾的效果可選用白糖參煲瘦肉。太子參性微溫、味甘苦白糖參則性平和、味甘潤對小孩、中老年人及女士調理效果更加好。卓先生說除此之外還可發揮廣東湯博大精深的特點多用水果煲湯例如雪梨、楊桃、蘋果、火龍果等一樣可達到潤肺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