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出口水海產品30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5.6%,出口貿易額為9.8億美元,增長18.4%。特點:
加工貿易占七成以上。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水海產品21.6萬噸,增長13.9%,占同期遼寧省水海產品出口總量的72%,出口貿易額7.5億美元,增長23.3%,占同期遼寧省水海產品總額的76.5%。一般貿易出口水海產品7.3萬噸,下降8%,貿易額2.1億美元,增長6.7%。
以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主。私營企業出口水海產品13萬噸,增長11.3%,貿易額4.2億美元,增長28%。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水海產品10.4萬噸,增長6.1%,貿易額3.8億美元,增長13.9%。
產品主要銷往亞洲。出口亞洲的水海產品12萬噸,增長4.1%,貿易額3.4億美元,增長15.4%。出口北美洲8.2萬噸,增長4%,貿易額3.2億美元,增長16.7%。
主要商品是凍魚和凍魚片。出口凍魚和凍魚片19.7萬噸,增長3.3%,占同期遼寧省出口水海產品總量的65.7%,貿易額6億美元,增長17.4%,占同期遼寧省出口水海產品總額的61.2%。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回暖,水海產品的國際市場需求有所好轉,但是遼寧省水海產品出口仍然面臨較嚴峻的形勢。首先,國外技術壁壘日漸苛刻。2010年1月1日,歐盟實施新法規,規定所有向歐盟出口的、以海捕為原料的水產品必須隨附書面材料證明其原料的合法性,否則不得進口。其次,行業經營有待進一步完善。多數企業規模較小,養殖、生產和加工條件不高,質量難以完全達到標準,抵御風險能力較差。再次,勞動力成本的快速增長及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壓力也減弱了我國水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為此建議:積極發展龍頭企業,采取國際通用標準來組織生產,加強行業自律,創立自有品牌。注意國際水產業發展趨勢,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掌握國外新法規內容,采取多元化生產、多層次加工和多渠道出口。采用新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