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日從回龍觀城北交易市場獲悉,因貨源充足,蟶子、海螺、白蝦等低檔海鮮價格一直處于下滑態勢。但是遼參、魚翅等中高檔食材身價卻一直居高不下。
市場提供的數據顯示,蟶子王從原先32元/斤降到了23元/斤,海螺平均一斤也降了6元,多寶魚則從月初的30元/斤降至目前的26元/斤。一家海鮮酒樓采購部的郭先生告訴記者,基圍蝦已經從月初的80元/斤上調至105元/斤。進口龍蝦月初360元/斤左右,現在卻接近了400元/斤。
據城北市場水產大廳的海鮮批發商李先生介紹,目前市場對進口海鮮的需求增大,進口龍蝦正處于下季時期,貨源減少,價格飆升。鮑魚、深海魚的價格也平均漲幅超過三成,干遼參的價格已經高達5000多元一斤,同比上個月漲了百元。
另據記者從新發地市場獲悉,受產量下降影響,海產魚類的價格上漲,部分品種同比去年上漲了一倍。
商戶老劉告訴記者,魷魚十一前碼頭收貨還是12000元至13000元/噸,現在的價格是18000元/噸,而去年是9000多元/噸;帶魚去年40多萬元一柜(24噸左右),但今年要價60多萬元;平魚去年一箱(13斤)賣80元,而今年一箱(12斤)賣110元。
雖然海魚價格上漲,但是淡水魚卻出現了下降。新發地市場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白鰱(小于750克)上周的價格為4.1元/公斤,而現在的價格為3.9元/公斤;鯽魚(大于200克)上周的價格為11.3元/公斤,而現在的價格為10.5元/公斤;鯉魚(大于750克)上周的價格為10.9元/公斤,而現在的價格為10.1元/公斤。這主要是因為淡水魚類到了“疏塘”的季節,上市量的充足供應使價格出現了下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