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非洲西南部國家納米比亞的圍網漁業主要是由大量的小型中上層魚類--竹莢魚和沙丁魚支撐,沙丁魚主要是制成罐頭制品在納米比亞國內和南非地區銷售,也有少部分供應英國市場。竹莢魚主要是在非洲市場銷售,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場。竹莢魚和鳳尾魚主要是作為制成魚粉的原料魚。
沙丁魚的漁獲量
盡管近年來納米尼亞沙丁魚的生物量增加比較可觀,然而與歷史水平相比,目前沙丁魚的種群數量仍然是存在供需危機。于是當地政府逐漸為沙丁魚管理部門建立了嚴格的管理舉措,通過嚴格的執行相關計劃,沙丁魚產業才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計劃中包括:以沙丁魚為副漁獲物的各個行業所漁獲的沙丁魚重量不能超過總漁獲量的3%。2007年的政策中規定的是不超過總漁獲量的50%,2008年通過研究后將沙丁魚漁獲比例調整為55%,如今比例再獲調整。數據顯示:2006年沙丁魚的剩余資源量(TAC)為2.5萬噸;2007年萎縮至1.5萬噸;2008年也是1.5萬噸;2009年開始有小幅改善,為1.7萬噸;直到2010年才恢復到2.5萬噸;經過一定程度的恢復,沙丁魚產業才得以繼續發展,但現在的剩余資源量仍然只能達到以前的很小一部分,例如,20世紀90年代,納米尼亞沙丁魚的資源量是現在的4-5倍。目前南非其他政府也采用同樣的方法控制沙丁魚的漁獲量。沙丁魚管理部門稱:海豹、魷魚、鳥類和其他魚類的捕食也使沙丁魚天然死亡率偏高。

圖表一.2005-2010年納米尼亞沙丁魚年漁獲量和年剩余資源量統計,其中2010年數據為上半年數據,其他各年為全年數據。
竹莢魚的漁獲量
從過去5年的數據統計來看,目前納米尼亞竹莢魚的資源量只有原來的50-60%左右,從下表我們可以看出:2005-2007年竹莢魚的剩余資源量呈緩慢增長態勢,然而2008年的剩余資源量急劇下降至215051噸,竹莢魚總資源量從2006年的74.6萬噸下降至2007年的53.5萬噸,這表明漁業壓力在不斷加強。2010年第二季度共漁獲70386噸竹莢魚,比去年同期的60850稍高。

圖表二.2005-2010年納米尼亞竹莢魚年漁獲量和年剩余資源量統計,其中2010年數據為上半年數據,其他各年為全年數據。
竹莢魚出口市場
納米尼亞竹莢魚的主要出口市場是剛果和其他的一些非洲國家,主要出口的產品類型有速凍產品、新鮮產品、冰鮮產品和魚粉。2008年納米尼亞速凍竹莢魚出口額為6500萬美元,2009年同比增加至1.04億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竹莢魚出口量為27797噸,出口額為3300萬美元,第二季度竹莢魚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25473噸和4100萬美元。2009年新鮮/冰鮮竹莢魚出口額同比增長73%,2010年第一季度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885噸和300萬美元,第二季度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為357噸和100萬美元。近年納米尼亞新鮮/冰鮮竹莢魚出口數據見下表:

圖表三.2006-2010年納米尼亞新鮮/冰鮮竹莢魚出口數據,其中2010年數據截止到上半年,其他各年數據為全年數據。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務必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