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秋、國慶已過,元旦、春節還早,目前本來應是吃便宜海鮮的時候,但海鮮市場淡季不淡,各種海鮮價格相比往年平均上漲了10%左右,活海參上漲近20%,基圍蝦、鮑魚的漲幅更是近50%。
昨日,在濟南市海鮮大市場,想去給孫子買點明蝦吃的高女士發現,鮮活明蝦已經在市場上難覓蹤影,而速凍的明蝦1斤就要35元,而去年此時只要30元。
基圍蝦的漲幅更大。在海鮮市場一家專門經營高檔活海鮮的商貿行中,活基圍蝦的價格已經到了1斤130元,而去年此時1斤只要80元左右。店里的銷售人員說,過幾天基圍蝦還要漲,1斤150元不在話下。她告訴記者,現在的活基圍蝦都是從南方空運來的,供貨量比往年少,所以價格也高。
鮑魚、海參的價格也漲了不少。規格為1斤七八頭的活鮑,去年此時只要 1斤48元,而今年已經漲到了92元,漲幅近50%。活海參則從去年的1斤70多元漲到了現在的90多元,干海參的價格則直接翻番。
各種海魚的價格則是比去年普遍上漲了10%左右。普通市民常買的帶魚、鲅魚、鯧魚等更是漲了將近一半。像600克以上的大鯧魚,去年1斤只賣40多元,現在一下漲到了60多元。扇貝、蛤蜊等貝類價格也是穩中有漲。
讓人欣慰的是,肥美的爬蝦現在正當時,1斤18元的價格一般消費者也都能接受。
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曲先生介紹,今年以來,農副產品價格普遍上漲,各種海洋水產品也不例外。飼料、柴油價格的上漲,使得各種海鮮的養殖成本、捕撈成本都大幅增加,銷售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近期南方的臺風、大雨對海產品的價格也有一定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