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臨近立冬,氣溫變化無常,為汲取去年11月中旬寒潮凍死魚蝦的慘痛教訓,中山漁業部門積極引導全市水產越冬養殖戶及早搭建越冬棚御寒,同時,加強水產品防寒保暖及溫棚養殖技術的培訓工作。據了解,今冬全市越冬養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甲魚等水產品種約4萬畝,搭建越冬棚工作正全面展開。
日前記者走進橫欄、板芙等養殖大鎮,均見到有養殖場正在加緊搭建越冬棚,漁區內一頂頂白膜大棚拔地而起,蔚為壯觀。橫欄鎮六沙村黃潤潔去年因為遲搭棚,已搭了的冬棚又被北風吹爛,去年11月中旬凍死對蝦1.5萬公斤,損失幾十萬元。今年他及早行動,趕在立冬前搭好了冬棚,越冬養殖對蝦約100畝。板芙鎮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已及時通知了各養殖戶,及早做好越冬準備,全鎮目前有一半的越冬養殖戶開始或籌備建冬棚。
據了解,今年規格50—120只/公斤的對蝦賣到40—23元/公斤,比去年貴了約6元/公斤,畝產約500公斤,受蝦價上漲利好因素驅動,今年投入越冬養殖面積比去年有增無減。東升鎮勝龍村冼榮培每年的越冬養殖成績不俗,今年他投入越冬養殖對蝦100畝,羅氏沼蝦30畝,水魚20畝;搭冬棚投入約3000元/畝。他說,去年由于早搭棚,他養殖的對蝦、羅氏沼蝦沒被凍死。“今年同樣也要早搭棚,以防萬一。”
今年的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品越冬問題也引起市民關注。10月26日,網友東部之窗在中山網絡問政平臺發帖,呼吁中山市水產養殖戶汲取去年寒潮提前到來蝦塘受損的教訓,抓緊搭建越冬蝦塘,早作防災準備,積極有效應對,確保對蝦順利越冬。
據了解,中山漁業部門要求各鎮區、養殖專業大戶、苗種場根據實際做好今冬明春水產品防寒保暖度冬的生產計劃,切實按標準做好防寒保暖設施建設,搭建好簡易溫棚,使其能抵御6級陣風及暴雨天氣,必要時準備鍋爐加熱。據統計,全市計劃搭建簡易溫棚養殖南美白對蝦41000畝、羅氏沼蝦3000畝、水魚種苗 1200畝(2000萬只)、筍殼魚1000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