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部《鐵道游擊隊》電影,讓微山湖名聞天下。然而,出身“名門”的微山湖大閘蟹,卻遠不如陽澄湖大閘蟹身價“高貴”。
9 月以來,濟寧市先后在京滬舉辦了“ 漁業十大品牌” 進京入滬推介會,率領微山湖大閘蟹進軍京滬市場。3至 4兩的大閘蟹,微山湖產的論斤賣,陽澄湖的論個賣,價格是微山湖大閘蟹的3 倍多。上海市水產品行業協會負責人坦言:陽澄湖大閘蟹經過10多年品牌打造,并通過統一管理、設定統一標準和標識等,成為國內淡水螃蟹中的“王牌產品”,馳名中外,這就是品牌的效應。
素有日出斗金美譽的微山湖,境內181萬畝水面,是陽澄湖面積的10倍。微山湖不僅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上世紀90年代就已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河蟹、烏鱧養殖生產基地。然而,“微山湖”品牌建設卻遠遠滯后于水產品的迅速發展,因此,市場上常遭遇價格的尷尬。
正是看到品牌的力量,近年來,濟寧市充分發揮淡水漁業資源優勢,選出微山湖烏鱧、大閘蟹、小龍蝦、鱘魚、哲羅鮭、甲魚、泥鰍、青蝦、有機鳙魚、四鼻鯉魚為代表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優質水產品列為“十大漁業品牌”,持續不斷地在“綠色”和“品牌”上下工夫。首先優化了水產品區域布局,將全市養殖區域劃分為優勢品牌水產品和大宗魚類水產品兩大區域。 通過建立30個優勢品牌水產品規模養殖園區,初步形成了優勢品牌水產品產業帶。另外,該市已逐步建立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統一技術檢測的水產品安全體系。建設70余處漁業規范化生產基地,制定了水產品健康養殖示范區管理辦法、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標準,對全市漁業養殖實施分級管理。全市“十大漁業品牌”水產品養殖面積達到21萬畝,占水產養殖面積的三分之一。無公害、綠色、有機水產品“三品”認證達258個,占全省的五分之一。
濟寧市漁業局局長亓彬告訴記者,微山湖水質優良,優勢明顯,南水北調工程更讓微山湖的水質有了長期安全保障。每年農業部對微山湖兩次水質抽檢,均達到國家級水產品生態養殖標準。近3 年,國家和省級對全市水產苗種和成魚 40 個批次、23個品種、500多個樣品進行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8.5% 。 市政府已連續3年在北京、上海、濟南等地舉行“ 漁業十大品牌” 推介會,加大了“ 微山湖” 品牌宣傳力度。 但要把漁業優勢變成品牌優勢,叫響“微山湖”品牌,濟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學習陽澄湖的經驗,走專業合作化的路,讓一家一戶的分散養殖進入專業合作社,提高漁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促進品牌的創建。
在微山縣永勝河蟹養殖專業合作社,記者見到了帶頭人徐偉,他告訴記者,自2008 年合作社成立以來,他們在207名會員漁民中實現了蟹苗放養、 池塘消毒、 飼料購買、飼養管理、病害防治、成蟹銷售“六統一”,鄉漁技部門加大漁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禁止使用“三無”漁用飼料,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違禁藥物。合作社對會員進行定期的養殖技術培訓,跟蹤技術指導,河蟹養殖技術越來越完善,面積穩定在10 萬畝。去年,合作社注冊的“八條腿”河蟹在第二屆中國名蟹評比大賽中獲得“中國名蟹金獎”,F在,微山湖大閘蟹在規格和質量上都可與陽澄湖大閘蟹相媲美,但是,在品牌和銷售上卻不如人家。陽澄湖大閘蟹是捆綁銷售,有產地標識,質量追溯,包裝精細。 而微山湖大閘蟹沒有專業人員包裝,銷售粗放,也沒有產地標識,在創品牌上還有差距。
徐偉告訴記者,下一步在與陽澄湖大閘蟹競爭中,我們要利用好北方的氣候優勢,拉長銷售時間,打季節差。讓“微山湖”這個金字招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