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一片“漲聲”中,海鮮價格卻出奇地安靜。昨日,記者走訪島城海鮮市場發現,進入11月份以后,螃蟹、爬蝦及各種魚類的價格穩中有降,主要原因是目前正值年內海貨上市高峰期,同時又是消費的低潮期,供大于求導致市場價格偏弱。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出海成本的上漲以及冬季的來臨,鮮海貨將逐漸淡出市場,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昨日上午,記者在南山水產批發市場看到,鮮活的魚、蝦、蟹、蛤蜊等海貨品種和數量都挺豐富。“你看,最近吃的都漲價,只有海鮮不漲,而且很多品種基本上是今年的最低價。”小朱在市場內經營海鮮批發生意,他告訴記者,最近海鮮價格穩中有降,像個頭半斤的梭蟹現在25元一斤,6兩以上的30元一斤,而上個月都得賣到四五十元一斤。此外,活蹦亂跳的爬蝦現在最高價不超過15元一斤,上個月接近20元一斤。魚類的價格可謂冰火兩重天。“總體來說最近是降了點。”常年銷售鮮魚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鯧魚、鼓眼魚等缺貨的品種價格比去年漲了不少,像個頭在一斤多的鯧魚賣到70元一斤,巴掌大的鼓眼魚也得15元一斤。不過,與10月份相比,這些魚的價格沒有上漲,反而有一兩元的跌幅,鲅魚、牙片魚的價格本身就不高,最近又落了一成多,像鲅魚才一斤10元左右。
海鮮價格為啥不漲反跌?據海鮮市場的業戶們反映,最近天氣還算溫和,海上風浪不大,所以供應量比較大,但銷量卻不太好,所以海鮮價格漲不動。
不過,小港水產管理站站長汪洪山表示,海鮮價格低迷只是暫時的。“根據青島的特點,秋季是海鮮上市的高峰期,加上現在臨近冬季,不少受養殖條件所限不能過冬的魚、蝦、蟹集中上市,而購買量卻不大,導致價格進入低谷。”汪洪山說,大概一個月后,隨著氣溫大幅下降,出海的漁船將大量減少,而能上市的養殖海鮮成本又較高,價格將隨之上調。另外,近幾年來,政府和個人都在海鮮上市旺季大量儲存冰凍海鮮,預計春節前一個月將有大量冰凍海鮮投放市場以穩定價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