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2日上午,140多萬尾魚苗被大卡車運至廣西梧州河西原集裝箱碼頭,工作人員對魚苗進行稱重、抽樣檢疫、記錄體長后,活蹦亂跳的魚苗通過滑槽被投放進西江。
梧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業管理科科長孔力兵說:“這些魚苗成活率大概在5成左右,兩年后每條魚苗將長到約750克,到時候將增加1萬多噸的魚類產出,這對沿江漁民和愛好釣魚的市民是個利好消息。”
梧州位于西江、潯江、桂江三江交匯處,擁有豐富的生物種質資源和漁業資源,共有各類魚類170余種。隨著沿江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上游日益增多的攔河樞紐工程及各類污染,對魚類的生存環境構成了威脅,經濟魚類捕撈量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呈下降趨勢。
據了解,為了保持三江水域生態平衡,促進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2004年以來,農業部、珠江流域漁業管理委員會等先后在梧州舉行大型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共向西江投放各種名優魚類苗種2000多萬尾。最新數據顯示,現在西江江段的漁業資源量正穩步提升,從2005年的4萬余噸增長到2009年的6萬多噸,增殖放流效果明顯。
據梧州水產部門統計,西江廣西梧州段今年實施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動,主要是草魚、鰱魚、鯪魚、青魚、鳙魚、黃顙魚等六種魚苗。今年到目前為止梧州市已增殖放流680萬尾魚苗,數量為歷年之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