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上海人向來對小海鮮情有獨鐘,雪菜黃魚湯、干煎帶魚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上海百姓餐桌菜,不過今年以來這兩道家常菜身價已經翻了倍,因為大部分海鮮價格目前都已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家住新村路的陳阿姨昨天告訴記者,家人最喜歡吃小黃魚,但她最近半年上農貿市場買得最多的卻是價格平穩的河魚。少吃海鮮、多吃河魚和豬肉,成了不少主婦們的應對之策。
帶魚價翻了倍
“個頭在一斤左右的新鮮帶魚,價格看著從10多元漲到20多元一斤。以前稱2條帶魚在20元錢左右,添個菜夠吃一大家子的,現在一落秤就是50元,哪里還敢買呀!”家住長寧區的周女士對菜場海鮮的漲價感受很直觀。在黃浦區寧波路菜市場,水產零售價今年11月比去年11月至少上漲了10%-20%,小帶魚16元/500克,小鯧魚15元/500克,而去年同期分別為13元/500克和11元/500克。
國慶節后,隨著氣溫的下降開始不斷上揚的還有空運過來的基圍蝦、南美白對蝦等海蝦類價格。
海鮮全部飆升
零售環節海鮮價漲,主要源于收購價高。在臨近上海的海鮮主產區舟山,10月以來,帶魚、小黃魚、鯧魚、竹節蝦等大部分海鮮價格紛紛飆升,均比去年同期上漲3成以上。去年11月,規格在兩斤以上的海鰻收購價為8元/500克,現在已漲到11元/500克;去年規格半斤以上的鯧魚收購價是35—37元/500克,現在要賣45—48元/500克,規格每斤8-10只的竹節蝦則從35元/500克變成了60元/500克,帶魚的漲幅則在40%以上,小黃魚的價格更是翻了一番,規格二兩以上的小黃魚收購價從7元/500克漲到15元/500克。
經銷商介紹稱,去年海鮮價格已經歷過一輪漲價。現在是在去年基礎上再漲了一輪,大部分海鮮價格已攀升至史上最高,且后期還有上漲空間。
小河蟹受寵愛
小海鮮價格太“辣手”,勤儉持家的“買汏燒”們便將目光轉向價格相對平穩的河魚和豬肉。近期市場上銷售的鯽魚價格普遍在6.5元/500克左右,與前段時間相比基本沒啥變化,白鰱的價格甚至只賣3-4元/500克,而豬肉一般在10元/500克左右,即便漲上幾毛錢也比較有限。
因上市量充足而價格下跌的河蟹最近則意外受寵,2.5—3兩的雄蟹價格在25元/500克上下,2兩出頭的雌蟹價格在35元/500克左右,落市價格則更低。金秋時節,蟹肥膏黃,很多市民更樂意在下班時分拎幾只螃蟹回家蒸蒸,方便又美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