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浙江舟山是我國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以捕見長。據調查,目前舟山市漁船年總耗油量在80萬噸以上,柴油消耗費用已占海洋捕撈漁船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給全市漁業生產、漁民增收及漁區社會穩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此,2006年,舟山市率先在全國啟動了漁船節能降耗工作,制定印發了《全市漁船節能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明確目標落實責任
作為漁業大市,一直以來,舟山市委、市政府對漁船節能工作高度重視,2005年年底,市政府組織漁業等有關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在全市開展漁船節能行動的意見》,提出了開展漁船節能行動的目標和舉措。為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市專門成立由分管漁業副市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市屬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縣(區)分管副縣(區)長為成員的漁船節能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漁船節能工作,負責全市漁船節能工作的組織實施;市海洋與漁業局成立相應領導班子及工作機構,明確牽頭處室人員,負責全市漁船節能具體工作;各縣(區)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均成立了漁船節能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
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漁民是漁船節能工作的主體,漁民的節能意識直接關系著節能工作的成敗。為此,舟山不斷豐富載體、創新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宣傳活動。一是舉辦漁船節能宣傳周活動,將每年7月的第一個周確定為漁船節能宣傳周,在漁區普及漁船節能知識。二是印發宣傳資料,全市共投入20萬元,編印《漁船節能知識手冊》3萬本,制作《漁船節能宣傳碟片》1.5萬盤,分發到基層組織和老大、老軌手上,做到人手一冊、一盤。三是開設漁民老大節能知識培訓課程,近兩年間,舟山市已舉辦節能培訓23期,培訓漁民2500多人次。四是召開漁船節能工作現場交流會,倡導節能理念,在漁區社會形成關心、支持漁船節能的良好氛圍。
依靠科技注重創新
近幾年,舟山市積極引進國內外節能新技術、新產品裝備漁船,提高漁船節能效果。據統計,全市相繼引進各類新型節能產品20余種,其中有9種產品被列為漁船節能產品推廣目錄。
全方位挖掘節能潛力,聯合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開展漁船綜合節能關鍵技術集成研發及中試項目,對漁船船型、船機槳匹配、船上電子及機械按照節能的要求進行不斷攻關研究,努力降低漁船能耗。鼓勵漁民進行節能創新,如漁民自發研制的風帆助航節能裝置,成效良好,目前已在全市遠洋漁船上推廣應用。
慎選產品規范運作
針對當前市場上節能產品繁多、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在認真審核各類產品資料、數據、證件的基礎上慎重選擇適用產品,嚴格準入門檻,所有節能產品必須經過嚴密的“三關”考驗,才能列入全市漁船節能產品推廣目錄。首先,檢測關。所有產品必須通過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部門實船測試,確定節能功效,柴油機類節能產品的節油率要求必須達到5%以上。第二,試用關。擬推廣的產品必須在漁船上進行安裝試用,獲得漁民認可。對產品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第三,售后關。對產品使用進行及時跟蹤監督,確保產品質量過關及售后服務到位。對列入推廣目錄的產品,廠方或代理商必須與市海洋與漁業局簽署《產品有關事項備忘錄》,做到產品價格、安裝、質保承諾、售后服務的“四統一”。
政策推動典型示范
漁船節能既是一個科技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的過程,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幾年來,舟山市各級政府紛紛制定出臺了積極的資金扶持政策,發揮政策杠桿作用,助推漁船節能工作順利開展。據統計,自2006年起,全市共安排了2500萬元資金用于漁船節能工作。2006年下半年,在全市選擇了4個重點漁村作為漁船節能推廣示范村,選擇一批耗油量大、作業分布相對集中的漁船為試點船,并按漁船作業特點和節能產品特性,合理選擇適用產品在各作業漁船上進行應用試驗。通過典型示范,使廣大漁民真正體會到產品的實用功效和節油所帶來的實惠,提高了漁民節能認識,加快了漁船節能工作的進程。
“十一五”期間,僅國內捕撈領域就為舟山全市第一產業實現了每年4萬噸以上標準煤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節能貢獻率約占全市一產的95%以上。從市漁船節能工作開展情況看,其投入與產出經濟效益明顯。據測算,目前全市有2000多艘漁船應用了節能產品。如按目前大中型漁船平均年耗油量100噸計,上述漁船年總油耗為20萬噸以上,按單項產品節油率5%框算,則全市年可節省柴油消耗約1萬多噸。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年,舟山將深入開展漁船節能產品技術創新和應用,推進漁船節能產品的評估和監管,加大漁業宣傳力度,營造“節能促發展、節能保增收”的社會氛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