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人造美女聽說過,人造寵物聽過沒?羅漢魚用硅膠隆完頭后售價能飆升到上萬元。同樣一條鸚鵡魚,經過賣家的“美容”后,售價也可以漲上幾十倍。寵物魚也要“隆頭”
有一種觀賞魚叫“羅漢”,其價格很大程度取決于頭的大小。一般來說魚頭越大、額頭越高,其銷售價也越高,一條身長30厘米左右的起頭羅漢魚價格能賣到萬元以上,而身長30厘米,起頭小的僅能賣出300元的價格。魚販為了抬高羅漢魚的價格,會給沒有“起頭”的羅漢魚的魚頭里,注射進一種特殊藥物—硅膠。業內人士透露:一針硅膠的價格在180元左右,注射了硅膠的羅漢魚,如針眼處未發生感染,隆過的頭部大約能保持兩個月。針眼處一旦發生感染,頭部便會潰爛,魚幾天內就會死亡。
一個月后“紅”變“白”
市民陳先生幾天前在家附近的魚市花80元錢買了兩條紅色的鸚鵡魚。“剛買回來的時候是通紅的,可才過了一個月,魚都成白色的了。”陳先生帶著疑問來到寵物市場。
“你家里的水質不行,太硬!”魚販說。“家就住在附近,用的水都一樣,怎么能硬呢?”“那就是你喂的飼料不行。我們這兒喂的是臺灣的飼料。”
陳先生想不明白,都是一樣的水,一樣的飼料,怎么我喂就掉色,他喂就是紅的呢?最后經過討價還價,賣魚者僅同意以10元的價格回收陳先生的魚。寵物魚“整容”成風
有多年養魚賣魚經驗的蔡師傅告訴記者,鸚鵡魚是雜交品種,基因很不穩定,顏色往往不能達到人們所希望的樣子。“那位先生買的魚肯定被整容了。一般賣魚的人用注射或在飼料內添加色素的方法給魚染色,但是一旦停‘藥’,魚身上本來的顏色就會顯現出來。”
蔡師傅表示,“同樣大小的魚,色彩均勻度和深淺度不同,價格能差上幾倍。”而現在給這種觀賞魚“整容”的太多,不是專業養魚的人,是很難分辨這些的。市民如果喜歡養,還是盡量到專業賣魚的店里選購,才會有保障。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