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相關部門指出,目前大連30000余艘大小漁船中,僅有5000艘左右參加財產保險。
今年的11月11日早,開發區新港附近的南海碼頭突然狂風大作,風力最大時能達到9級左右,停靠在碼頭的50余艘漁船幾乎都被吹翻了,其中至少20余艘船被攔腰“吹斷”,在11月12日媒體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經過打撈,目前,已經有30余艘漁船被拖上了岸,這些漁船均需要進行維修,另有20余艘船已經報廢。采訪中,漁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有這方面的漁船保險政策出臺。
新進展:有的船報廢有的船需大修
開發區新港發生漁船被吹翻的事件后,這幾天,所有漁民都在打撈自己的漁船,昨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經有30余艘漁船被拖上了岸,這些漁船全都需要進行大修,“最少也需要5000元左右,有的漁船設備都沒有了,整體維修需要萬元以上。”有漁民介紹。
除了被拖上岸的這些漁船外,還有20余艘漁船依然漂浮在海面上,因為這些漁船已經全部報廢了,用漁民的話說,已經沒有任何維修價值了。“我的漁船連船板都沒有了,只剩下船身的幾片木板,拖上來干什么呢?”漁民戚小山無奈地說。漁民高玉龍則告訴記者,事發時,他的那條長約8.88米的漁船,已經斷成了三截,直接損失達5萬元左右。
采訪中,有漁民表示,目前,他們的損失只能自己承擔,但是如果有漁船保險的話,他們的損失會降低,也不必時刻為這種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而擔驚受怕。“現在的情況是,我們想給漁船投保,但沒有部門接受,不知道為什么。我從事漁業快十年了,都沒有投過保,只是聽一些老人們說過以前似乎有漁船方面的保險,但現在幾乎都取消了。”漁民戚小山說,“按照政府部門相關規定,我們每年,必須給船員進行人身保險,否則漁船無法完成年檢等,但漁船船體保險,卻沒有。”
大連積極鼓勵漁船船體投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彌補商業保險退出漁業領域后的空白,1994年,農業部在總結商業性漁業保險的實踐經驗和借鑒日韓開展漁業保險經驗的基礎上,經民政部批準成立了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該協會由漁業生產經營者自愿組成,通過組織會員互助共濟,為會員生命財產損失提供經濟補償。而從1994年開始,中國漁船船東互保協會就在我市開展相關業務,截至目前,大連參加船體保險的漁船約在5000艘左右。
“我市對這方面是非常重視的,盡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我們只強制要求船員的人身保險;而漁船船體保險屬于財產保險,無法強制執行。但是,每年的年檢期間,我們都會鼓勵漁民參加此類保險,但一般情況下,大型捕撈船只參加保險比較積極,像此次開發區新港碼頭出事的船只,基本都屬于小馬力的養殖船。”大連漁港監督局港務監督處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大約有30000余艘漁船,其中有10000余艘捕撈船,20000余艘養殖船,很多養殖船船主保險意識不夠,往往忽略保險方面的業務。這與風險意識、漁民收入等,都有一定的關系。”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市幾家保險公司都在積極開展、推廣漁船船體保險業務,預計到明年,此方面的管理將更規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