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進入11月,羅非魚銷售進入賣方市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入秋以來,羅非魚價格保持上漲趨勢,雖然期間出現(xiàn)過波動,但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價格一路高歌。本月初,雖然全省各地銷售價格不一,但總體行情依然喜人:茂名地區(qū),0.6斤的3.9元—4.0元,1斤的4.9元,10月末,曾沖破5元大關,賣5.1元。但由于養(yǎng)殖戶比較冷靜,估計魚價將繼續(xù)上揚,少人賣魚。隨后,魚中想通過壓價促使養(yǎng)殖戶賣魚,把價格降至4.9元。據估算,目前茂名地區(qū)存塘量在20%左右,不足200噸。湛江地區(qū),0.6斤的4.0元,1斤的4.85元。廣州南海地區(qū),1斤的4.7元,1.5斤的4.9元;從化地區(qū),1斤的4.8元,1.5斤的4.8元,2斤的5.1元。河源地區(qū),0.6斤的3.9元,1斤的4.9元(銷往深圳)。肇慶地區(qū),加工塘頭收購價:0.6—1斤的3.7元,一斤以上的4.7元。海南地區(qū),由于洪災影響,羅非魚流失嚴重,市場缺口巨大,導致魚價增幅較大:0.6斤的4.1元,1斤的5.4元。按照目前的價格算,扣除成本,養(yǎng)殖戶最大利潤可達1元/斤。
綜合華南地區(qū)羅非魚的生產情況,業(yè)內市場人士分析,羅非魚市場已經進入賣方市場。養(yǎng)殖戶趨于理性,在價格漲幅面前表現(xiàn)得比較冷靜,賣魚的愿望不強烈,還處在觀望期,這表明養(yǎng)殖戶對后期的市場比較樂觀。目前,天氣逐漸轉冷,海南水災對當地羅非魚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逐步顯現(xiàn)出來,月底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漲幅,而大部分養(yǎng)殖也將會在臘月來臨之前把魚賣出去。所以,提醒廣大養(yǎng)殖戶,在確保養(yǎng)殖利潤的前提下,該出手時就出手,切莫重蹈“價高不賣價低賣”的覆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