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0月份南美白對蝦起捕后,空閑的蝦塘怎么辦?現在,蕭山地區正試點“冬閑塘”種菜,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蝦塘混養模式開辟了蝦塘的新功能,一塘產生了多效益。
全區現有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10萬多畝,是全國最大的南美白對蝦淡化養殖基地之一。如何“見縫插針”,從這些蝦塘中挖出新效益?近年來,蕭山區想出了不少新辦法,這些“金點子”都帶來了良好的效益。
蝦塘兼菜地,“變身”創效益
每年10月南美白對蝦起捕后,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份,蝦塘都是空閑的,蕭山人稱為“冬閑塘”。那么,“冬閑塘”能不能像冬閑田一樣加以開發利用呢?
據了解,今年由區農技推廣基金會牽頭,通過技術指導、資金支持等方式,正在杭州農發水產有限公司和杭州華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展試點,利用閑置的蝦塘種植冬季蔬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
全區目前有養蝦池塘10萬多畝,只要有一半的蝦塘被利用,該區的蔬菜種植面積將增加5萬畝。這將大大提高全區土地的利用率,同時,可以穩定蔬菜價格,保證蔬菜供應,還可以通過種養結合的辦法,提高養蝦的效益。
據區農業局專家介紹,由于蝦塘塘底有機物含量豐富,有利于蔬菜的種植;而種植蔬菜后,通過塘底的翻耕,可以降低蝦塘塘底的有機物和氨氮的含量,減少病菌滋生,也有利于養蝦。專家表示,利用冬季蝦塘種菜,在蕭山還是剛剛起步,正在進行試驗與總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新模式,將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從而提高農民的年收入。
蝦塘混養,從“二”變“三”
位于圍墾十七工段的杭州華蘭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立軍,今年樂開了花。因為他嘗試的南美白對蝦套養甲魚和美國斑點叉尾鮰后,產量最高的一個塘的南美白對蝦畝產650多公斤,平均銷售價每公斤32元,產值2萬多元,利潤1.3萬元,加上甲魚、鮰魚的收入,利潤在1.5萬元左右。
南美白對蝦養殖在蕭山是一個支柱產業,為提高南美白對蝦的產量,減少發病幾率,很多養殖場在蝦塘內混養甲魚后起到了很好的控病防病作用。華蘭農業今年有一個塘只套養了甲魚,塘邊還是出現了少量病蝦和死蝦,而多混養了鮰魚后,就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宋立軍介紹說:“甲魚雖然也能吃病蝦、死蝦,但是蝦頭是不吃的,導致有些致病因子沒有完全被清除,而鮰魚跟鯰魚差不多,喜歡吞食,是整只吃下去,故對清塘和減少蝦病的發生,效果更好。這樣一來,蝦的產量高了,規格也大了,而且不光經濟效益有所提高,蝦的品質也改善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