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特別報道:入秋以來,天氣異常多變,南方多個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塘出現水色失控導致亞硝酸鹽超標,珠海和海南等地已有對蝦發生病害。
珠海斗門區燈籠,六鄉,新環等鄉鎮大部分蝦塘爆發蝦病,新環一帶發病率約達40%。發病主要由亞硝酸鹽引起,表現癥狀為斷須、黑鰓、紅尾等。對此情況,珠海養殖戶多采取生物菌加玉糠浸泡全池潑灑處理,略有成效。部分蝦農則輪捕出售,以減少病害損失。更有蝦農投放少量80-100尾/斤羅氏沼蝦進行混養,待白對蝦養至10尾/斤左右方出售,利潤一般是成本的10倍,但因為原蝦塘已出現問題,不能投放太多羅氏沼蝦,所以總體效益不大。
海南因為氣溫較高,各地區養殖塘普遍亞硝酸鹽超標,大部分白對蝦發生亞硝酸鹽中毒。多數病蝦在池塘表面緩慢流動或緊靠淺水岸邊的蝦呈現空胃,觸動時反應遲鈍,尾部、足部和觸須略微發紅,繼而出現死亡。海南地區發病率高達70-80%。部分蝦農計劃第二茬蝦結束后轉養膏蟹。
目前,由于兩廣及海南等地養殖成功率下降,白對蝦上市量減少,廣東湛江霞山水產市場小規格對蝦緊缺,以大規格交易為主,蝦價普通上漲,30尾對蝦價格漲幅約10%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十一”黃金周,蝦價將會上漲50%左右。
(本文章所有權歸屬南方漁網,不經允許不得轉載)
南方漁網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