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全國海參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其價格上漲也是一浪高于一浪。我國傳統的海參養殖區以山東和大連為主,但由于房地產開發的填海運動占據了海水養殖的面積,養殖面積縮減,以及多年養殖池老化導致了海參病害增多,以上諸多因素制約著當地海參養殖發展。加上在去年底今年初遭遇了渤海冰凍災害海水養殖尚未完全復蘇,今夏前期炎熱、后期暴雨也給海參養殖帶來負面影響,均推高了海參價格。據悉目前山東等地干海參價格每斤達5900元/斤。


面對無底洞似的市場,很多地方已進行海參養殖,“北參南養”在華東的浙江、福建等地都有成功的案例,那么在華南地區、廣西地區養殖是否可行?
日前,中國水產論壇網友聚會其中一項活動——參觀廣西北海市海水養殖場“海參養殖”的試驗基地,由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龐德彬先生在現場回答網友的問題,從而為大家解開這個謎團。
網友:海參養殖真的可以在廣西北海實現?具體操作情況是怎樣?
龐德彬:當然可以。我從2006年開始從山東地區引進刺參(海參一種)到北海養殖,到今年已經是第5年了。今年我們共有2口塘共80畝的水面進行養殖,每畝投海參2000條,規格約是10頭/斤,80畝的池塘共投放了160000頭,折合16000斤海參,在山東購買價格是110元/斤,加上暫養、耗損、成活率等因素,到達北海成本一般在130元/斤。
其實在北海養殖海參時間段一般是10月底到次年的3月底,大約是5個月時間。這個季節在北方冬天寒冷,海參進入冬眠狀態,基本上不生長了。海參最佳生長水溫在15-18℃,10℃以下,或20℃度以上,生長速度就會減慢,水溫在28℃~30℃的高溫會引起海參死亡。所以在南方,只有這個時段適合養殖。
網友:華南地區養殖海參的優勢在哪?
龐德彬:一般從11月份起,華南地區包括廣西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基本結束,大量的蝦塘空置,從不浪費資源的角度考慮,很多人尋找摸索冬季時段什么品種養殖來提高池塘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我認為海參是最理想的品種。而華南的冬季進行海參養殖,除了水溫的優勢以外,陽光充足,藻類特別是底棲藻類生長旺盛,可滿足海參餌料的需求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相對的可生長的水溫下,海參在南方養殖的速度比北方要快,這得益于餌料豐富。
網友:海參是一個在北方養殖十分成熟的品種,但在南方大家對海參養殖非常陌生,養殖海參要注意哪些技術性問題,尤其在防病方面?
龐德彬:池塘養殖的海參有條件換水是最好不過的事情,換水可以帶到更多的餌料成份。至于水質調控,和南美白對蝦養殖大致相同,但水色不能太濃,透明度在70-80公分就比較適合。當然,從北方買回來的海參放進養殖前要經過消毒,以免把病害帶進來。海參在北方養殖過程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是“化皮病”, 就是海參皮一層層化掉。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海參池養殖多年,池塘老化,塘底水草多,有機質腐爛,有毒有害理化因子長期超標,也就是說這個環境已不適合海參生長。而幾年來在北海養殖的海參幾乎不出現什么病害,只要是放下塘的海參,基本都能存活。
網友:海參的生長速度如何?到出塘規格能達多少?
龐德彬:去年我們在11月28日把10頭/斤規格的海參放下池塘,到12月23號觀察,規格已經達到5.5頭/斤,不到一個月時間,重量幾乎翻了一番。之所以考慮買大規格的海參就是計劃在幾個月時間里把它養成商品規格,一般在2-3頭/斤出售,能達到1頭/斤是最好不過。如果買小規格的海參苗回來養殖,海參沒來得及長大,北海的天氣就會變熱,海參要進行夏眠不生長,高溫還會把它熱(曬)死。
網友:養殖出來的海參在當地的北海有沒有消費市場?你養的海參又是如何銷售?
龐德彬:在北海本地,估計一天也難賣出20條,原因是當地的消費市場還沒有培養出來。但如果在廣州等一些大城市,海參銷售情況很好。去年我們去廣州了解到2-3頭(鮮)海參價格是150元/斤。
我們養殖出來的海參收獲以后,還是運到山東地區進行銷售。但先進行簡單的加工,用火煮熟后,10斤海參會縮水成1斤,如果有10萬斤的鮮參我們把1萬斤的熟參運輸過去就可以。海參在北方無論是養殖還是消費,已是很成熟的一個品種,單是山東和遼寧,海參產業(鏈)的GDP達到350億的人民幣,而海參在南方基本上是空白。并且近年來,隨著產量的增長,其價格也在不斷地提升。2006年我開始接觸海參養殖,那時一斤鮮海參的價格還不到40元/斤,這幾年的海參價格不停上升,去年我去山東買的海參是80元/斤,今年已漲到了110元/斤。如去年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以后,在春節前后買出的價格是每斤150元。
網友:看來在南方養殖海參效益十分可觀,是否能進行大力推廣?
龐德彬:北海養殖海參目前仍處于試驗階段,“北參南養”還有很多問題尤其是細節處理上需要深入地探討和完善。比如,在海參運輸過程中,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海參吐內臟,如何讓這部分的海參能很好地恢復,關系到放到池塘的成活,這個涉及到運輸——暫養過程中比較復雜的專業性技術問題,我們也是經過很多次的實驗,做了很多比較,甚至是交了很多學費后,才得到現在比較好的結果。目前海參在北海養殖的投資要比較大,每畝約在2.5萬元,風險相當高。所以等到項目進一步成熟,如技術更精細、養殖成本下降等,才可以進行大力推廣養殖。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任何媒體如需轉載務必標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