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幾天,廣東化州羅非魚養戶潘華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投苗。11月底他剛賣了一批魚,4.7元/斤的價格雖然比10月時候的5元/斤低了些,但潘華還是比較滿意,考慮到明年上半年的行情不錯,“再賺一筆”的想法讓他心動。記者了解到,在對明年上半年羅非魚行情普遍看好的形勢下,部分養戶選擇了現在投苗“搏一鋪”,現在投苗有哪些風險?屆時的收益有多大?
“明年上半年的行情不會差,我想盡早有魚賣。”為了趕上明年高價時賣魚,潘華原計劃在12月初投苗,在冬季標粗魚苗,第二年開春分塘養殖,可在5月出售。12月11日,他聯系到一批羅非魚苗,不過近來冷空氣南下又讓他犯愁。“現在天氣變冷,投苗成活率低,養殖風險大,但如果不投的話,就很難趕上明年的高價出售。”記者致電吳川、高州不少羅非魚養戶發現,不少養戶都考慮到天氣影響,為要不要投苗而煩惱。
與潘華不同,吳川市博鋪鎮羅非魚養戶劉建昆認為,為了高魚價值得一搏。雖然現在無法預測接下來幾個月的天氣,他還是向苗場訂購了50萬尾魚苗用于過冬標粗。他認為,羅非魚苗過冬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水霉病,只要做好預防,魚苗安全越冬應該沒什么問題。
劉建昆告訴記者,像2008年初的凍災極其罕見,如果今年冬天不出現極端天氣,即使魚苗出現凍死凍傷,損失也不會太大。按目前價格估算,魚苗為0.1元/尾左右,以大棚保苗9-10萬尾/畝計算,再加上電費、藥費等,如果能順利養到明年分塘,成本在2萬元多/畝。換句話說,如果接下來因出現惡劣天氣而死苗,損失在1-2萬元/畝,視養殖時間長短而定。
高州市石鼓鎮的陳建朝則認為,與明年上半年出售高價羅非魚獲利相比,養戶搭建冬棚養過冬苗的費用并不算大。按照他計算,一畝池塘可標粗近10萬尾魚苗,而搭建冬棚的花費僅需3000元/畝。如果搭建大棚的材料如鋼索、木料等第二年還投入使用的話,照此計算,搭建冬棚的綜合成本不到3000元/畝。
陳建朝表示,如果現在投下的苗明年能夠順利分塘并養成出售,飼料成本要3元多/斤,再加上苗錢、電費等雜項,只要過冬苗的成活率能有7—8成,明年的羅非魚價能有4元/斤的話,養戶就能夠保本。當然這其中的變數也不小,例如今年冬天的寒潮天氣、明年氣溫回暖的早或遲等等。
現在投下魚苗,明年4元/斤的價格就能保本,那么明年上半年的魚價會高到什么程度?記者經過聯系,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還難以預測,2008年的凍災和2009年的低迷都是罕見的,這兩年同期的魚價參考價值不足;綜合目前的情況看,明年年初國際市場上訂單的類型和數量、美國市場的采購意向有很大關系。
另外,針對目前養戶投放魚苗,有專業人士指出,養戶應根據自身條件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可以把魚苗集中于一口小池塘或大池塘的一角標粗,同時搭建冬棚,或者鍋爐加熱等。該人士還提醒,養戶如要投苗,應盡快趕在12月進行,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會錯過最佳投苗時機,延遲明年的出魚銷售計劃,而且和粵西地區比,珠三角一帶的氣溫更低,養戶尤需注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