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熱帶魚放入水族箱或魚缸后,每天都要給食。每天投飼料的次數和每次投量,要根據具體情況掌握。
種類、個體大小不同的熱帶魚,對飼料的需要量不同。如,在最適生長溫度內,熱帶魚活動量較大,體力消耗多;而一些體型小的魚類一次的攝食量不多,需多次少量給食;雌魚懷孕懷卵、幼魚生長發育階段以及有搭配混養時,魚類爭食,攝食較多,它們的爭食情況不一,應掌握日喂餌料2~3次。反之,如溫度低,水溫處于下限,魚類的活動最減少,攝食量相應也少,可日喂1次。如果有加熱器,能保持冬季水族箱內的水溫適合熱帶魚所需要的水溫,也可日喂1~2次。
每次投飼料的數量要根據魚體大小、魚數多少以及投次數掌握。若每天投喂1次,應投足喂飽,投餌量應留有余地,當時吃不完,但在當日之內能夠吃完即可。若日喂2~3次,喂至八成飽就行,大約10分鐘以內吃完,不留剩餌。如何判斷魚類是否吃飽?可在投入餌料時邊少量慢投,邊觀察攝食情況,餌料初入水時,魚的反應很快,馬上游來吞食,一口接一口地吃得很快;后來就慢了,也不那么興奮了;最后,對餌料不理睬,或者吞吞吐吐,這表明已經吃飽了。
投喂餌料時間:無論每日投餌料1次或3次,都應固定時間,如日投2次,上下午各1次,上午8-9時,下午3-4時,清早和夜晚不宜投喂,其余時間并非絕對。
無論日投餌料1次或2次,無論喂的是魚蟲、絲蚯蚓、孑孓或干餌料,都不要過量。日投多次,每次又喂很多,剩餌不斷,魚糞又多,水質容易混濁。更不能讓活餌料留在水族箱內過夜,因為活餌料同樣呼吸,消耗水中氧氣。殘餌、尸體還能惡化水質。投喂水蚯蚓時,可利用塑料小盒,盒上穿些孔,放入絲蚯蚓后吊掛于水中。喂其他切碎的動物性餌料,也裝入盛具內為宜。人工配合飼料或切碎的魚、肉塊,注意顆粒適口。蝦頭胸甲上突出的額角刺和鋸齒,應除掉。
如果因事外出,不能每天給食,三五天不投餌料,魚也不會餓死。但在離開前應按正常情況,投餌料和換清水,保證水質清新,氧氣充足,不發生“悶缸”事故。魚類雖然較能忍受饑餓,但決不能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有一餐沒一餐,使魚饑飽無常,營養不良,那是養不好魚的,并且必將在魚的生長、體質和色彩上反映出來。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