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顙魚屬底棲雜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經濟價值極高,是極具市場潛力的養殖品種。黃顙魚適應能力強,生長速度慢于鯉科魚類,但對該品種本身而言生長較快,當年繁殖的魚苗當年能達到商品規格,且群體產量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術尚不成熟,大規模人工養殖有一定困難,因此開展混養已勢在必行。魚池中混養黃顙魚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可以攝食池中低值小雜魚蝦、魚類殘餌、有機碎屑、浮游動物等,提高魚池凈產量。二是黃顙魚攝食水體中錨頭鳋等寄生蟲,可以減少魚病的發生。三是在不影響主養品種產量的基礎上,每畝增養黃顙魚5公斤~20公斤,畝增效益在100元以上。現將混養技術介紹如下:
一、成魚池混養
成魚池混養黃顙魚,對池塘主養的魚類沒有嚴格的要求。養殖四大家魚的魚池和主養吃食性魚類(如鯉鯽魚、羅非魚、淡水白鯧)等魚池均可混養黃顙魚。魚池面積20畝~30畝,水深2米~2.5米,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50尾,規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收黃顙魚5公斤~8公斤。
二、親魚池混養
親魚池混養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親魚池的水體空間,提高親魚池利用率,而且黃顙魚可以攝食親魚池中的一些與親魚爭食耗氧的小型野魚類。親魚人工繁殖結束后,每畝放養黃顙40尾~60尾,規格2厘米/尾~3厘米/尾,可畝增收黃顙魚6公斤~10公斤。
三、成蟹池混養
蟹池混養黃顙魚,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餌料生物資源。一般蟹池面積30畝~50畝,水草覆蓋率在50%左右,蟹種放養后,畝放養黃顙魚30尾~50尾,規格3厘米/尾~5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5公斤~10公斤。
四、河溝混養
河溝中低值野雜魚類較多,混養黃顙魚可節省人工餌料。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60尾,規格2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6公斤~12公斤。
五、大水面混養
大水面混養黃顙魚,群體產量高,既不影響主養品種的產量,也不需另外投餌。一般畝放黃顙魚40尾~60尾,規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畝增黃顙魚8公斤~15公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