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海帶是一種大型褐藻,長于冷性海水中,一直是鉀和碘的重要來源;如今,在莆田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的努力下,該品種已成為該區的一大養殖產業。全區現有海帶養殖面積4.6萬畝,年可創產量13.8萬噸,創產值5.5億元。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廣大養殖戶依靠海帶養殖走上了致富道路。
得天時 政策引導
立足于“海”的優勢,秀嶼區區委提出“做活海文章”的戰略部署,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優勢,加快推動區域海洋與漁業發展,本著因地制宜、盤活資源的原則,大力發展藻類養殖,孵化藻類養殖基地。通過提高養殖海域及設施利用率和發展藻類輪、間、混養技術來鞏固傳統養殖。在此政策導向的基礎上,海帶養殖逐漸成為藻類養殖的支柱。同時,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組織水產技術推廣站,通過教育培訓、專家指導、新技術推廣等方式,建立起“一村一品”、“一師一品”的扶持模式,培養了一支能育苗、能生產、能收益的海帶養殖隊伍;通過靠前服務,精力指導,有效地提高了海帶的養殖產量:通過早安排,早準備,實行鎮、村、組干部包干責任制和引進獎懲機制,將養殖任務分解到村,養殖面積落實到戶;通過產前苗種供給、產中技術指導、產后市場信息互通等提供一條龍優質服務。
靠地利 因地制宜
秀嶼區根據海區自然條件,制訂養殖規劃,發展適養品種,科學布局,調整養殖密度,同時做好海洋環保,為海水養殖業提供良好環境。平海灣水域開闊,水質條件好,工業污染少,海水鹽度適中、穩定,適宜海水養殖;區域氣溫適宜,未出現長時間酷熱和嚴寒極端氣候,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區海洋與漁業局連年加大資源環保力度,加強對平海灣的養殖水質變化跟蹤監測。各項監測結果均表明,該海區水質各項指標符合一類養殖水質標準,海水養殖環境總體情況良好,無重大污染源、工廠廢水、海上垃圾漂浮物等影響,水色清晰。區海洋與漁業執法大隊逐年加大對海上非法采砂和違法電、炸魚活動的打擊,有效地保護了漁業生產秩序、養殖設施和養殖環境,為海帶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憑人和 以干促上
平海鎮上林村原是省定貧困村,但上林人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以干促上,充分利用沿海地理氣候條件,進一步發掘資源優勢,念好‘海’經,贏得效益。村民秉承誠信經營的一貫作風,杜絕在海帶干品中包埋細沙以增加產品重量、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有效地提升了海帶的品質和產品認可度;在技術部門的指導下,擴大海帶養殖面積,改進養殖模式,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年人均純收入的提升,不少養殖從業人員由此致富,蓋起了新房,漁村面貌煥然一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