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殖魚類的越冬問題是養魚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保證魚種和親魚的安全越冬是養魚副業的關鍵問題,所以要確定正確的養魚安全越冬方法和措施。
熱帶性魚類親魚越冬,一般在11月中下旬入越冬池保暖,具體入池時間應根據當地氣溫下降情況確定。當預計有較強冷空氣入侵,最低氣溫將下降到13℃以下,平均氣溫18℃以下,或日平均氣溫降溫幅度達8℃,選晴暖天氣進行入池,同時應保證魚進池后有三四天暖期。
選擇背風的深水塘,并搭好防風屏障,即防風棚。棚高一般3米,成排地豎立在魚塘北面,或自北面塘基起覆蓋在塘面,宜北低南高傾斜10度角左右,以便抵擋北風對水面的擾動。
需要越冬的親魚或成魚、魚苗,要在冬前過塘轉移,適期入巢。根據魚種的特性,在冬前入巢,加強管理;寒潮強冷空氣入侵前,將親魚集中到水面寬闊、水層深2~2.5米的魚塘放養。
利用電廠、糖廠的剩余熱水、溫泉水引入魚塘,提高魚塘水溫,保護親魚越冬。
寒潮或強冷空氣入侵前魚塘要加滿水,在塘魚尚未集結成群時及時灌水保溫,并在魚塘表面覆蓋薄膜、雜草等,以減緩魚塘水溫下降。
寒潮期間在魚塘中裝上發熱器、燈泡等,以提高魚塘水溫。
冬前強化培育,多喂精飼料,讓魚類吃飽,以積累脂肪,增強御寒能力;寒潮期間不要捉魚、打散魚群;用增氧機增加魚塘水中的氧氣。
魚類受凍后要及時清理魚塘,把死魚撈出,每畝施100~150公斤生鹽,以防止水霉病發生;寒潮過后,采用套灌換水方法,逐步加深水層,及時防病治病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