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最近,日本民間組織大專院校和獨立的科研部門的專家評出了“2010年農林水產研究十大成果”,其中漁業,豆類、蔗糖、水果、牛和土壤除鎘各一項,基因工程和稻米各兩項。重大成果的第一項是“鰻魚全人工繁殖成功”,該項研究是日本水產總合研究中心采取親鰻的卵子和精子,通過人工授精、孵化出第二代鰻魚的仔魚,實現了全人工繁殖成功。
受酷漁濫捕的影響,日本鰻苗資源衰退,今年野生鰻苗的捕撈量只有40年前的1/10左右,日本開展鰻鱺人工育苗的研究已有40年歷史,鰻鱺全人工育苗技術的突破為保護珍貴的鰻苗資源打下了基礎。
但是,要實現鰻魚全人工繁殖的產業化需要十年左右,原因是:①人工繁殖鰻苗的存活率只有0-5%。②從卵至白仔鰻苗的養殖周期需要半年左右。③第一代人工孵化鰻苗每尾成本約一百萬日元,第二代約一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00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