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連日來,浙江省余姚市黃家埠鎮海深特種水產養殖場負責人聞海深忙著對自己位于浙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直銷點進行開業前的準備,通過自己的直銷點,讓廣大市民嘗到他生態養殖的多個品種水產品。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進行水產養殖的聞海深,早在1989年就來到了位于黃家埠鎮的3號水庫承包養魚,當時不管水庫、魚塘,大家養殖的都是傳統的鰱魚、草魚、鯉魚、青魚等常規魚,聞海深也不例外,他在自己承包的1300余畝的水庫養殖四大常規魚,辛苦一年,到年底,每畝的魚不超過200公斤,收入也就600元左右。
單純養魚效益總是那么點,于是,聞海深在養殖品種上動起了腦筋,他覺得養殖品種應該跟著市場跑。在得知河蟹價格高,市場銷路好的情況后,他就在水庫放養魚苗的同時,也放養了河蟹苗,到秋天,他的河蟹因為是水庫放養,質量好,慕名而來的不少魚販連夜等著他抓蟹。一算賬,每畝河蟹的收入超過千元,遠遠高于養魚的收入。
初嘗甜頭,聞海深在以后水庫養魚的同時,都要投放一定比例的蟹苗,進行魚蟹套養,每年收益也隨著套養模式有所增加。慢慢地,隨著市場上河蟹養殖的增加,眼睛一直盯著市場的聞海深發現,河蟹的價格開始下降,而市場上鱖魚、野生鱸魚的價格較高。于是,他在投放蟹苗的同時,減少常規魚的投放量,在水庫放養鱖魚和野生鱸魚苗,到年底,聞訊前來收購的魚販再次證明老聞套養之路的正確性。
2003年開始,聞海深先后承包了當地200余畝的精養魚塘,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又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生態套養經驗運用到這些魚塘,在放養鯽魚、鰱魚、鳙魚等常規魚的同時,他開始按比例放養甲魚苗、青蟹苗、野生鱸魚苗、河鰻苗等高檔水產,畝收入超過了3000元。
2004年,聞海深在經過南美白對蝦試驗養殖成功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大面積養殖南美白對蝦,又采取縱向發展戰略,進行立體養殖,水產家禽一起養,走上了綠色、生態、循環的發展道路,并在每畝蝦塘放養了10只甲魚。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在池塘種植空心菜的基礎上,聞海深充分利用魚塘的邊角雜地,進行種植瓜果蔬菜,每年下半年,他都要從象山引進1000只野鴨苗,進行圈養,既合理地開發了空閑地,又使野鴨糞成為蝦、魚的飼料。
100元余元一只的野鴨給聞海深增加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使他嘗到了立體養殖的甜頭。在南美白對蝦起捕后池塘種草養鵝,多種水產生態養殖模式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聞海深水產養殖的生態和經濟效益,使其的畝收入超過萬元。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讓自己的生態養殖的水產成為居民餐桌的美味,聞海深為自己的水產品注冊了“阿海哥”商標,去年,他養殖的甲魚、河蟹、鯽魚、鳙魚等水產品也先后通過國家無公害產品認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