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8日,從福建省霞浦縣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新型筏架紫菜養殖日前在該縣獲得成功,為探索利用新材料、新模式養殖紫菜闖出一條新路子。
霞浦是全國聞名的“中國紫菜之鄉”,全縣養殖面積6萬畝,產量近萬噸,年產值4億元,紫菜成為該縣水產養殖的支柱產業之一。多年來縣水產科技人員和養殖戶在引進紫菜新品種、新技術,探索改革養殖器材,創新養殖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三沙鎮東壁村紫菜養殖專業戶采用玻璃纖維鋼新材料,替代毛竹作固定樁,架設新型筏架養殖紫菜獲得成功。該材料具有耐腐蝕,韌性好,硬度高,輕便 ,經久耐用等優點,且具備低耗,省工和環保的性能。架設的筏架整齊劃一,固定樁大小高低相同,筏架美觀,呈現一片現代漁業生產的新氣派。
據了解,新型材料大小長短可任意選擇,適應深水區使用,一般在10-20米等深線水位均可使用,改變了使用毛竹(固定樁)受水深、毛竹長度、使用壽命、毛竹資源逐年匱乏等不利因素制約,解決了紫菜生產發展的一大“瓶頸”,為紫菜養殖模式創新、材料更新,把養殖區推向深水區,擴展養殖面積、提高生產效益,開辟了新的途徑,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