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行時,世博園內的人工湖中將出現一種名叫胭脂魚的水生珍稀物,除了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其生長環境的水質要求較高,因此也成為水質高標準的重要指示生物。
在昨日舉行的“中國魚類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朱元鼎教授誕辰110周年慶學術研討會”上,上海水產大學魚類研究室主任唐文喬教授介紹,胭脂魚是我國特有的動物,生長于長江上游,但是由于長江水質環境惡化以及捕撈過度而瀕臨滅絕,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作為一種水生珍稀物種,胭脂魚對生長的水質環境要求很高。
唐文喬教授目前承接了上海市教委和世博會關于胭脂魚與水體研究方面的學術課題,開始了上海市高校科技發展項目“胭脂魚作為提升蘇州河水體美譽度的指示生物研究”,如果胭脂魚能在蘇州河內存活并能夠正常生長,將表明蘇州河治理十分成功,使水質有了明顯的改善,同時也表明生態環境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
目前,百余條胭脂魚正在上海水產大學的魚類實驗室里觀察養殖,按計劃將于明年放養進蘇州河里。唐文喬教授表示,在蘇州河里放養胭脂魚的方法和用大馬哈魚測試整治萊茵河是一樣的原理。大馬哈魚是萊茵河的標志性魚類,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數量眾多,后來環境污染,這一數字就逐漸趨近于零,伴隨著治理工作的全面進行,大馬哈魚經過放養適應后,又重新回到了萊茵河。
世博園的人工湖內,屆時也會同樣放入這樣的胭脂魚,除了是實時監測世博園的環境,“它本身也是一種名貴的觀賞魚。”唐文喬教授介紹說,胭脂魚幼魚時期體形側扁,身上有3條黑色縱紋,背鰭高聳,形同一葉帆舟。成熟的胭脂魚黑色縱紋消失,全身赤紅,兩鰓為胭脂紅色,如少女涂抹在臉頰的胭脂,“胭脂魚”因此得名。到2010年世博會舉行時,游客將可以在世博園內觀賞到胭脂魚。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