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十來天不吃不喝,專家說東北沒見過,懷疑是寵物魚
特征:身長85厘米,體重3.5公斤,胸圍30厘米;尾圓嘴尖,左右兩側各有兩鰭,尾部上方有一鰭
本報吉林訊(記者 彭洪升) 聽說家住吉林市青島街的徐大爺最近救了條“怪魚”,可拿到家中養了十來天,“怪魚”是不吃不喝,這可急壞了徐大爺。
徐大爺可不是一般二般地喜歡小動物,你看他家中,16只體型大小不等的巴西龜和1只鱷魚龜,全跑到他的臥室里“聚會”了。因為它們的家被“怪魚”占了。
徐大爺說,10月1日下午,他到吉林市溫德橋下石頭上休息。“嘩啦!”順著水聲瞧去,一條大魚躍上岸來!這魚尾圓嘴尖,身體頎長,左右兩側各有兩個魚鰭,尾部上方也有一個魚鰭。再一瞧,魚尾處被一只30多厘米長的七星魚死死咬住。原來是被魚“追殺”,這家伙被迫跳上岸來了。徐大爺彈掉七星魚,將“怪魚”帶回家治傷。一路上,徐大爺忙著向附近的居民咨詢。可是,有些在江邊打了一輩子魚的老人,也不認識這是什么魚。
回家后一量,魚長約85厘米,體重近3.5公斤,胸圍30厘米。怕它餓著,徐大爺把喂龜用的小魚小蝦給它,它不吃;喂大魚,它還不吃;切些肉塊,它依舊不理不睬。不吃不喝,脾氣還不小,“怪魚”總用嘴撞魚缸。
“我怕照顧不好它啊。如果這是珍惜物種,希望找個地方好好保護起來。”徐大爺一直挺擔心。
昨日上午,記者多方聯系,包括吉林市動物園、吉林市水利局水產研究所的有關專家,都稱這魚在東北沒見過,還要查查資料。
吉林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唐景文也聞訊趕來了,他還隨身攜帶了本《北京魚類志》,里面已包括了東北地區的基本魚種,但在這本書里并沒有“怪魚”的身影。
唐景文判斷說,這魚應屬于兇猛的魚類。從救回這條魚及目前“絕食”的情況看,很可能是一條熱帶淡水觀賞魚,有些像大“鉛筆魚”。可能是誰家養了多年的寵物魚,因體積太大而選擇放生。那種魚的水溫要求至少15℃以上,在水溫不夠的情況下,會進入休眠狀態,不再進食。
他說,從原則上說,這種外來物種并不適合在本地水域放生,因為這會給本地生物鏈造成麻煩。
看來想認清這“怪魚”的真面目,還得多從寵物魚中尋找資料。您不妨也仔細瞧瞧,辨一辨這“怪魚”。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