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珍珠馬甲魚的形態特征 珍珠馬三甲魚又名馬三甲魚、珍珠魚,毛足鱸科屬,原產東南亞的馬來半島、泰國等地。 珍珠馬三甲魚長10-13厘米,體呈橢圓形,側扁。體表基調色為褐色,上面布滿珍珠狀灰色斑點,從吻端經眼睛直至尾基部,有一條鋸齒形的黑色斑紋,末端有一黑圓點。背鰭高而長,飄向后方,上面也有珍珠斑點;胸鰭已演化成兩根紅色須狀長絲;臀鰭與尾鰭相連,上面均有珍珠狀斑點。胸部為深橘紅色。珍珠馬三甲魚是一種美麗可人的熱帶魚。 珍珠馬三甲魚的飼養要求 珍珠馬三甲魚性情溫和,可與其他品種的熱帶魚混養。該魚對水質無東苛刻要求,適宜水溫為24-27攝氏度,喜在上層水域活動覓食,飼養比較容易,深得飼養者的歡迎。 珍珠馬三甲魚雌雄的鑒別 珍珠馬三甲魚的雌雄鑒別不難,雄魚的背鰭、臀鰭尖長,雌魚的鈍圓;發情期雄魚頭部、腹部呈現出橙紅色的婚姻色,雌魚則無;雄魚體狹長,體色較雌魚艷麗。 珍珠馬三甲魚的繁殖
珍珠馬三甲魚屬泡沫卵生魚類,和藍星魚繁殖方法相同。 珍珠馬三甲魚的繁殖缸要大一些,里面要放一些浮性水草,以便雄魚吐泡筑巢。繁殖水溫可控制在26-28攝氏度左右。將親魚按1:1的比例配對入缸,一般2-3天內雄魚開始吐泡筑巢,然后雄魚追逐雌魚,引誘其到巢下產卵受精。產完卵即可將雌魚撈出,由雄魚單獨護卵。 受精卵經24小時左右可孵化成仔魚,再經48小時,仔魚開始游動覓食,此時可將雄魚撈出另養。仔魚以“洄水”作開口食喂之,一周后改喂小型魚蟲。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