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珍珠產業發展的珍珠粉造假、珍珠產品以次充好、良莠不齊的行業詬病,有望得到有效徹底地遏制。今天,在“中國珍珠之都”浙江諸暨,“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將建成以珍珠養殖、深加工一體化研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及示范推廣為主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機構,為當地珍珠產業的發展,推動珍珠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持。
據了解,諸暨市珍珠年產量占世界淡水珍珠總產量的73%,全國總產量的80%,是我國淡水珍珠養殖、加工和銷售的最大基地。利用這一平臺優勢,可以加強珍珠養殖技術和加工技術的研究推廣,包括養殖模式優化、蚌病防治、蚌種培育及篩選等。
近三年,平臺將致力于淡水珍珠清潔生態養殖模式、魚蚌混養技術等技術的推廣服務,研究和推廣珍珠深加工技術,如珍珠漂白、增光技術研究,低值珍珠的開發利用,蚌殼蚌肉廢棄物的綜合開發利用等。鑒于當前淡水珍珠養殖污染嚴重,已影響到珍珠行業的健康發展,平臺將著重對淡水珍珠清潔、高效養殖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經費投入,擴大淡水珍珠清潔生態養殖模式的示范推廣范圍,積極引導企業和個體養殖戶調整養殖結構。同時,平臺還將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示范基地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此外,該平臺可以提供質量檢測服務。與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合作廣泛開展珍珠、珍珠粉及珍珠相關產品的質量檢測測試服務,建立珍珠質量檢測中心。充分利用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完備的檢測儀器設備和平臺的技術力量,建立珍珠、珍珠粉及珍珠相關產品質量檢測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提供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加強珍珠質量監測技術和理論研究,為實施珍珠產品質量監管提供科學有效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加強檢測手段和檢驗方法研究,滿足行政執法和對珍珠產品實施技術監督的需求,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支撐。
浙江長生鳥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阮華君稱:“這一平臺的推出,有利于浙江的珍珠企業充分利用整合后的科技創新條件、技術、人才優勢,進行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有利于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全面提高現有產品的技術檔次和水平,也為產業鏈的延伸、新產品的開發創造條件,從而提升諸暨珍珠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