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12-1月病害發生情況預測
12月份隨著各地養殖水溫的下降,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的危害將趨于緩和,但羅非魚細菌并發癥、出血性敗血癥、潰瘍病等細菌病仍將危害養殖生產;而水霉病、小瓜蟲病、車輪蟲病、貓頭鳋病、孢子蟲、指環蟲病等病害的危害將有所上升,并危害各種養殖模式的動物。
二、建議采取的預防措施
1、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池塘水體在最深水位,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增氧1-2小時及每天后半夜至次日早晨開動增氧機增氧,及時清除殘余飼料;同時,每20天左右用生石灰水全池潑灑水體一次,改善養殖水體環境條件,降低病害發生與流行的機率。
2、科學投喂飼料,每月拌飼投喂維生素C或其他免疫刺激劑1-2次,每次連喂5-7天,提高養殖動物自身的體質和抗病能力,預防病害發生。
3、注意監測養殖水溫,及時調整飼料的日投喂量;盡量減少捕撈、搬運等操作,必須操作時要細心,避免養殖動物因捕撈操作受傷而感染病害;羅非魚、淡水白鯧等溫水性魚類,越冬拉網并池操作應在水溫16℃以上時進行,16℃以下嚴禁操作,盡量減少對養殖魚類受傷應激。冬季放養的苗種,放養前應用3%的生理鹽水消毒10-15分鐘。
4、加強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最少巡查1次,觀察養殖動物的活動、攝食和生長情況,及時發生和預防病害;發現疑似染病動物,及時采送病樣到實驗室檢測,以便對癥治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