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沈陽海鮮批發價普遍上漲10%以上,人力及庫房成本令海鮮批發商不堪重壓。昨日記者獲悉,沈陽市副食集團投資1.2億元,在春節前啟動3.6萬噸新冷庫,使庫容量達到6.6萬噸,旨在降低倉儲成本,平抑冰凍海鮮價格。
今年海鮮價格普漲10%
春節要到了,沈城老百姓的年夜飯餐桌上少不了魚蝦貝蟹之類的海產品。近期,記者在沈城各大超市、農貿市場、水產品市場發現,今年的海鮮價格普遍比去年上漲10%以上,其中以帶魚上漲最為明顯。
“今年速凍水產品的價格較貴,去年我記得春節前這個時候帶魚也就10元一斤,現在都要賣到13元到14元了!”在皇姑區寧山中路一家農貿市場買菜的周女士說。“就是這么高的價格貨還不好拿呢,我們也沒有辦法”,速凍海鮮零售商謝先生說。
冷庫不足增加雇工成本
春節前沈陽速凍海鮮供應量到底夠不夠,價格到底貴不貴?帶著這個問題記者來到沈陽副食集團水產批發市場一探究竟。
記者在批發市場了解到,這里是中國主要的速凍水產品集散地,其海鮮來自世界各地,從北部灣到北歐、澳洲、美洲,再到渤海、黃海、印度洋。這里的海鮮批發價格主導著全東北的速凍水產價格走向。
批發商王先生說,目前海鮮成本上漲一方面在于水產資源的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運輸、倉儲成本的增加。王先生說以前這里的水產批發市場存儲量只有3萬噸,很多批發商不得不租用市場周邊零散的小冷庫,這些冷庫儲存價格是每噸2元多。
新冷庫平抑速凍水產價格
當日記者看到,該批發市場很多商戶正在忙活著往市場一處新冷庫里運貨。原來,該批發市場新建了一處3.6萬噸容量的冷庫,春節前正式投入使用。
據沈陽市副食集團市場發展事業部經理孫茂新介紹,副食集團新建的3.6萬噸冷庫,是沈陽經濟區域內最大的單體冷藏庫,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單體冷藏庫,是沈陽市“菜籃子工程”重點建設項目。新冷庫投資達1.2億元,它從根本上解決了水產市場多年來冷凍設施不足、倉儲費用過高的問題。這座3.6萬噸冷藏庫投入運營后,沈陽副食集團冷藏能力也躋身全國同行業前5強。
孫茂新說,新冷庫設有5萬平方米以上的停車場,且東西南北貫通,非常有利于批發商戶交易后的貨物及車輛流通。
7萬噸速凍商品投向市場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冷庫由3萬噸擴大到6.6萬噸,容納力大大提升。今年,沈陽水產批發市場為保證節日供應,已組織業戶提前到各沿海產地,引進了鯧魚、帶魚、黃花魚、鲅魚、大王魚、筆管魚等魚類,北極甜蝦、國產對蝦、貝類等產品以及禽類、肉類分割產品、速凍食品等千余品種、近7萬噸商品投放市場。
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問題,為百姓節約開支,水產市場還開通了零售檔口,在節前將實現冷凍商品一站式服務,使沈陽百姓到水產市場后就可以采購齊全過節所需的所有冷凍商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