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月11日,安徽淮南市漁政處在淮西湖采煤塌陷區水域,將從千里之外運來的2500萬粒大銀魚受精卵投入網箱孵化。此次移植的大銀魚受精卵,是該市漁政處自籌資金5萬元,從江蘇贛榆縣采購而來。本次移植標志該市“十二五”采煤塌陷水域大銀魚移植工作正式展開。
此次移植的淮西湖水域是淮南礦業集團原謝二礦采煤塌陷區,水域面積2000畝,由望峰崗鎮鴨背村委會經營管理,是當地采煤塌陷水域養殖技術較好,管理規范,水體相對適宜大銀魚生長的水域。通過移植試點試驗示范,該市將在其他采煤塌陷水域相繼開展。一方面提高采煤塌陷水域的水體利用率,改善采煤塌陷區生態環境,增加失地農民收入,同時,為采煤塌陷水域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模式,對保障“魚簍子”,豐富“菜籃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