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公布53種海鮮批發“底價”,僅7種海鮮批發價過百元
看底價才知部分排檔有多黑
部分海鮮排檔標價比批發價高10倍,重慶游客2萬元“大菜”僅值3千多元
三亞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價格平均差價率管理工作啟動,今天三亞市物價局公布了今年1-2月份海鮮品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格,海鮮價格的“底細”一目了然,53種魚、螺貝、蝦蟹類中僅有7種批發價格過百,而重慶游客的萬元海鮮中那三道價格近2萬元的“大菜”僅值3千多元,部分海鮮排檔虛高標價背后的暴利浮出水面。
海鮮批發均價公布 53種海鮮僅有7種價格過百元
此次公布的海鮮品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格一共有四類——魚類、螺貝類、蝦類、蟹類,一共53種,基本上涵蓋了大排檔里的主要海鮮品種,游客們吃海鮮大多都是點這些。
記者獲悉,這些海鮮的批發價格都非常低廉,魚類中最便宜的是海鯉魚(每斤22元),最貴的為石頭魚(每斤150元);螺貝類最便宜的是叮當螺(每斤4元),最貴的為大象鼻蚌(每個120元);蝦類,最便宜為基圍蝦(每斤20元),最貴的為大花龍蝦(每斤270元);蟹類,最便宜的為三點蟹(每斤35元),最貴的為紅花蟹(每斤75元)。總體而言,這53種海鮮中,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之間,每斤超過百元的海鮮僅為7種。
海鮮價格“露底”,而市面上的海鮮大排檔的價格遠高于“底價”。在魚類方面,如紅包公每斤批發價為28元,而一些海鮮排檔標價238元;軍曹魚批發價格為28元,而部分排檔標價268元。再看螺類,批發價5元每斤的海白,一些排檔標價60元;批發價17元每斤的雞腿螺,標價115元。到了蝦蟹類,差價更是巨大。總體而言,部分海鮮排檔的標價和實際批發價相差6到8倍,有的甚至在10倍以上,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萬元海鮮值多少? 重慶游客3道“大菜”僅值3千多元
海鮮底價出來了,可以算一算重慶游客的萬元海鮮其實值多少錢?據了解,重慶游客點菜單上記錄顯示,游客共點了老虎魚15斤,328元/斤,總價4920元;白灼蝦6.6斤,38元/斤,總價251元;和樂蟹41.3斤,198元/斤,總價8177元;墨魚22.8斤,288元/斤,總價6566元;螺片18.3斤,236元/斤,總價4319元……也就是說僅老虎魚、和樂蟹、墨魚這三道菜就消費近2萬元。
根據最新的批發參考價格,和樂蟹最高為45元每斤,41.3斤的和樂蟹批發價格為1858.5元;由于批發參考價格中沒有顯示墨魚的價格,而根據三亞第一市場16日的銷售價格顯示,墨魚為25元每斤,按25元計算,22.8斤墨魚為570元;老虎魚批發價格為50元,15斤則為750元,這三樣菜批發價加起來為3178.5元,近2萬元的消費價格比批發價格高出6倍還要多,而對各種設施、服務都相對欠缺以及號稱平價海鮮的海鮮大排檔而言,這樣的差價實在太大了。部分海鮮排檔虛高標價背后的暴利浮出水面。
海鮮價回歸理性?
最終還得看
社會平均銷售價
三亞公布海鮮品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格,揭開了海鮮價格的底子,那么海鮮價格究竟能否回歸理性?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要看將來如何制定社會平均銷售價。
據了解,三亞海鮮排檔海鮮價格實施平價差價率管理,平均差價率=(平均銷售價格-平均進貨價格)÷平均進貨價格×100%,而某餐飲海鮮品銷售價格=某海鮮品購進價格×(1+平均差價率合理幅度),因此還要看社會平均銷售價格是高或低,才能判斷將來海鮮排檔海鮮價格會不會真正回歸理性。
為了落實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平均差價率管理規定,物價、工商等相關部門將按照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落實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平均差價率管理規定工作方案》的要求,開展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價格整治規范工作。2011年1月16日開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1月26日完成海鮮排檔餐飲平均差價率監督指導規范工作,1月27日-31日對海鮮排檔餐飲業經營單位(企業)進行聯合檢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行情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