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999年,國家確定海南為全國惟一的全省性海峽兩岸(海南)農業合作試驗區后,臺商在海口投資農業的熱情高漲。從最早引進種苗,到發展水果種植、花木種植、反季節瓜菜種植,到現在發展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以及高科技的生物工程等產業,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臺商在海口創業安居,他們說:“我們不僅在這片熱土上收獲財富,也收獲快樂。
”
黃益豐:把海口建成亞洲最大蓮霧基地
“在海口投資農業的臺商很多,種植的水果品種也很多,但要說到哪類水果最艷麗漂亮,那還就數蓮霧了。”海南金德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益豐是一位幽默而健談的人。在云龍鎮云定公路邊的種植基地,黃益豐拿起一串蓮霧告訴記者:你看它們的外形像不像一個掛著的鈴鐺,放在地上又像一個蓮臺,所以有人就把這種水果叫做蓮霧。新鮮嬌艷的蓮霧是個寶,外形美觀,營養價值也很高。
黃益豐的家鄉在臺灣省屏東縣,來海南前就在臺灣從事蓮霧技術輔導及農貿工作。1998年來海南考察后,就被這片土地所吸引。剛開始在文昌建了一處蓮霧種苗基地,2001年在海口考察時,他看中了云龍鎮云定公路邊的750畝土地。“政府辦事效率很高,我們不久就租了這塊地,第二年我們就種上了2萬株蓮霧,第3年就開始采收,當年的產量就達到了40萬公斤。基地擴大后已達到了1300畝”。
黃益豐介紹說,蓮霧病蟲害多,栽培管理技術要求高,從1995年開始就有多位臺商引進臺灣的蓮霧品種來海南栽培。但這些零星的種植成果使臺商看好海南。他們在海口投資,大面積種植蓮霧,并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間大獲豐收,而且一上市就引起轟動,價錢甚至高達每公斤40多元,一下子成為海南水果的新貴。他說,他經常帶一些自己種植的蓮霧回臺灣,業內都公認其品質絕不比臺灣的蓮霧差,而在臺灣,極品蓮霧甚至可以賣到一斤300元人民幣。但在海口,他還是按等級銷售,讓市民都可以吃上蓮霧。
“如果氣候合適,市場穩定的話,我的基地目前有3萬株蓮霧,按每株500元產值,不出意外一年就可收回1500萬投資。”黃益豐告訴記者,他有信心使海口成為亞洲最大的蓮霧基地,在他的心目中,海南是僅次于臺灣的最有前途和發展潛力的地方。
劉財添:海南是漁業生產的天然寶島
“蔚藍的大海,潔凈的水質,清新的空氣……沒有什么地方比這里更適合從事水產養殖了。在我看來,漁業將成為瓊臺合作最漂亮的事業!”三江鎮三江農場的三江灣圍海千畝養殖基地邊,重一斤左右的羅非魚不時跳出水面,海南新海洋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財添看著撒歡的魚兒笑著說:這是他眼里最美的風景。
劉財添的家鄉在臺灣高雄,早年畢業于高雄海洋水產學院,畢業后在臺灣從事海洋水產漁業。1998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到海口考察養殖業,沒想到從此與海口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最早在海南養殖單性羅非魚的臺商之一。“我們不是最早引進單雄性羅非魚的,臺資企業海南益華水產繁殖有限公司才是最早的。”劉財添告訴記者,正是由于吸取了很多臺商的生產經驗,1999年3月,他養殖的羅非魚首次出口美國,有幸成為海南第一單外銷水產品。
劉財添說,通過生物工程處理,他養殖的羅非魚單雄性率達98%以上。其中“新海一號”魚苗飼養,比本地種羅非魚快30—40%,而且抗病力強,耐寒力強,耐缺氧性強,適合長途運輸。由于美國歐洲人有食用魚片的傳統,新海洋水產有限公司生產的臺灣鯛魚片、白蝦、裹粉蝴蝶白蝦、裹粉鯛魚排、海鱺魚片等常年供應美國、日本及歐盟。羅非魚養殖已成為海南一個重點的產業。養殖面積近20萬畝,年總產量近15萬噸以上,產量位居全國第二位。
“歐盟早已解除對中國養殖魚類等動物源性食品的進口禁令,在我們看來海南羅非魚將有更穩固的出口渠道。”劉財添說。
許振魁:這里開發熱帶觀賞魚前景廣闊
“飼養熱帶觀賞魚已成為一種時尚、高雅的生態文化活動象征。”臺商許振魁對自己在海口從事的熱帶觀賞魚養殖一直有著一種優越感,他說養殖熱帶觀賞魚的時尚還在于,它是一種環保、衛生、安全、審美的時尚。
1997年前,許振魁在臺灣彰化縣鹿港鎮從事水產品養殖業。年底,在海口桂林洋投資養殖業的朋友介紹他來海口發展,他抱著試一下的心理來海口考察。沒想到一到海口,就被這里優越的養殖條件所吸引。他說,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雖然海南是我國發展海淡水觀賞魚漁業條件最優的地區,但其優勢仍未得到有效發揮,沒有形成行業規模。海水觀賞魚仍只作為捕撈漁業的副產品,產量很小。漁民在捕撈作業中采用的作業方式也往往不當,技術簡陋落后,使不少觀賞魚受到損害或死亡;淡水觀賞魚養殖基本上是空白,熱帶觀賞魚漁業亟待開發。
巨大的市場需求,優越的養殖條件,堅定了他來海口投資的信心。當年他即在桂林洋租了30畝地,成立了咸澄水產科研有限公司,開始了養殖事業,不久后又擴大到80畝。剛開始養殖的是水魚,但效益不佳,1999年開始,他養殖熱帶觀賞魚,如今他的基地養殖的血英武、錦鯉、非洲慈、鯛科等熱帶觀賞魚,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十分暢銷。
許振魁說,熱帶觀賞魚的水質,與魚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海口的水質水溶液、水溫、水的酸堿度、水的軟硬度等均適合養殖,所以他養殖的熱帶觀賞魚尤其漂亮,受到市場熱捧。
許振魁說,在越來越講究生活質量與情趣的今天,熱帶觀賞魚也正成為一種替代貓、狗的新型寵物。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空運一批熱帶觀賞魚去內地,一年銷售就達20萬尾。對于市場前景,他十分有信心。
王志良:考察回去我們就來海口投資
10月14日,海口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與在海口的部分臺商組織了一個小規模的座談會。來自臺北市的王志良應海口臺商之邀,來休閑度假,但來了后看到海口臺資企業發展很快,他深深愛上了這塊土地。據介紹,他在臺北的企業叫鎮安食品包裝公司,為資生堂、歐斯麥等大廠商提供包裝服務,在業界有一定知名度。一個月的銷售額就達650萬臺幣,現在他的家族已在上海等地投資,這次來海口后,聽臺商介紹這里的投資環境改善很快,他想考察結束后,就來海口投資。
在這段時間的考察中,他認為雖然海南農業被稱為高效農業,但很多農產品卻是一堆堆賣,而日本人的瓜都是一個個賣,目前包裝設計、品牌宣傳還不夠。產品包裝的改進是提高農產品檔次、開拓銷售市場、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他將來到海口的工作就是,為本地企業及農民的農產品做好“嫁衣”。
據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臺資企業已達285家,投資總額4.06億美元,相信越來越多的臺商,會把海口作為投資置業的樂土。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