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坐擁168畝魚塘,眉山市東坡區多悅鎮石馬村的養魚大戶彭智近來卻比較悠閑,“成魚我主要養了些黔魚、黃辣丁、鱸魚、武昌魚,去年9月就賣完了。現在還有些鱸魚、黃辣丁的魚苗,分散在魚塘里養著,基本沒什么事。”
四川不少養魚專業大戶現在的情況同彭智差不多。1月16日,四川省水產學會會員、眉山市水產漁業協會理事長陳水清透露,目前四川省本土生產的水產品,根本不能滿足全省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水產養殖戶在迎來水產業前所未有好行情的時候,省水產消費的對外依賴度也在上升,而這對今年春節的魚價和今年水產生產會有什么影響呢?
魚價
產魚大省天氣定走勢
在彭智的印象里,去年的好行情是多年未遇的,魚價從年初開始一直往上漲。
“在最近十天之內,魚價又漲了不少。”陳水清說,“黔魚的塘邊價從7.8元一斤漲到9.8元,黃辣丁塘邊價從10.5元一斤漲到12元,土鳳塘邊價從22元一斤漲到25元。除了名優魚價格每斤有兩元左右的上揚,常規品種也在漲價,鯉魚塘邊價一斤6.5元、草魚塘邊價一斤5.5元,鯽魚塘邊價一斤7元,花鰱塘邊價一斤7元,白鰱塘邊價一斤5元,一斤均上漲1元左右。”
陳水清分析,除了生產的水產品趕不上市場的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近期浙江、湖北、湖南等水產品生產大省發生冰凍災害,導致交通受阻,省外的魚拉不回來,“眉山有一百多臺拉魚的車,每輛要裝10萬斤左右,但現在都耍起的。”
因此,對于春節水產行情,陳水清表示,“這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如果近期水產大省冰凍災害持續下去,拉魚的車出不去,魚價還會往上漲,估計到春節,一斤平均要漲一塊五左右。如果天氣好,價格就會相對穩定。”崇州市水產站站長王恒對此表示贊同,不過他認為漲幅不會太大,省水產品消費的缺口在10%左右,即使魚一時拉不回來,漲幅也不會太大。
生產
選好品種品質是關鍵
“水產行情,應該要好幾年。”對于四川省水產業的行情,大家一致看好,王恒對此進行專業解讀,“水庫取締網箱養魚,取締的面積看上去好像不是很大,但影響卻很大,因為網箱養魚的產量很大,25平方米的網箱產量就相當于一畝(約667平方米)魚塘的產量。”
不過彭智還是比較小心,最近他在同各地的水產商聯系,“要多了解需求信息,看各地都需要什么魚,這樣才能看準市場。不然,大家都去攆一個品種,或養了一個市場需求不是很大的品種,到時魚又不好賣。”
“成都市養魚的水面不超過10萬畝,而江蘇省吳江市養魚的水面都是40萬畝。”經常外出參觀考察的王恒介紹,雖然這些水產大省,通過現在發達的物流,可以把我省水產的缺口補上,但我省養殖戶就近供貨的先天優勢是這些外省產品不能比擬的。王恒希望,“養魚戶最好把閑置的魚塘都養起來,注意選擇品種、注意品質,做到這些,養殖風險應該不大,致富機會肯定不少。”
對于今年水產發展,陳水清提出了一個新思路,“一個地方,應因地制宜,集中發展一個名優品種,這樣既好統一實施無公害養殖技術,又好控制價格,容易賣上好價錢,因為現在裝魚的車一來就要裝10萬斤,你品種太雜了,連一車都裝不滿,水產商來都不來。”王恒對陳水清的新思路很是贊賞,“一個地方就是應該集中一個品種,成拳頭產品,以滿足現在商家規模化進魚的趨勢。”但他同時提醒,“這種做法,適合魚塘較多較集中的地方,單個的養殖戶,最好還是多養幾個品種好些,以規避一下市場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