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冼偉開在撈蝦
在大崗鎮廟青村一名村干部的帶路下,我們來到了位于該村的悅洋水產養殖場,養殖場有250多畝,是一個叫陳松友的順德人承包下來養蝦的。一進大門,幾條狗就跟著我們,仿佛隨時都要撲過來似的。
站在養殖場簡易板房二樓的樓梯一看,整個養殖場都在白色薄膜的遮蓋之下,很是壯觀,不明底細的人還真不知道薄膜下面養著魚蝦。
養殖場的老板陳松友不在,一個叫冼偉開的順德人接待了我們。冼偉開幫陳松友打理這邊的養殖場有六七年了,他告訴我們,他們是2004年從順德到大崗包魚塘搞養殖的,因為順德那邊沒有這么多的地可以用來搞種養了。除了在廟青村這250多畝魚塘外,他們還在大崗鎮新沙村包了200來畝魚塘養蝦。
養殖場養的蝦叫南美白對蝦,一般養3個月就可以上市。冼偉開告訴我們,這些年蝦的價錢不錯,銷路也很好,珠三角地區都有批發商上門來到塘頭收購,價錢最好的時候可賣到20多元一斤,最差的時候也有10來元一斤,2010年的價在十六七元一斤。至于產量,每畝魚塘一年可出蝦700來斤。除了養蝦之外,養殖場還養有巴魚,一畝魚塘可出巴魚1000到1100斤,每斤的價格在35元左右。今年,養殖場除了養蝦和巴魚之外,又在嘗試養甲魚,如果效益好的話,就準備一直養下去。
至于成本,冼偉開說,加上地租、人工、材料、種苗、飼料等,一畝蝦的成本在50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巴魚的種苗費、飼料等成本,成本應該在六七千元。這樣算來,養殖場一畝魚塘差不多可純賺4萬元,250畝就可賺百萬元。
我們問冼偉開,魚塘為什么要全部用薄膜遮蓋起來。他說主要是防凍和保暖。溫度高,蝦的生長就快些。應我們的要求,冼偉開拿著一副魚網到一個魚塘去打撈蝦。一掀開薄膜的一角,一股熱浪迎面撲來,把我們照相機的鏡頭都迷蒙了,棚內的溫度起碼在20度以上,與棚外的寒冷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網下去,小船上的塑料盆就裝滿了活蹦亂跳的蝦。
我們去看冼偉開撈蝦的時候,那幾條狗還是形影不離地跟著我們。我們問冼偉開,養這么多狗是為了什么?答道,防賊啊。我們在養殖場轉了轉,養殖場的防范措施做得還真不錯,不但裝有攝像頭,還裝有不少探照燈。我們想,如果有人膽敢進來偷蝦,必被捉無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