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6日,記者從山東省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濰坊今年將充分利用灘涂面積遼闊的優勢,發展“碳匯漁業”。據測算,目前濰坊灘涂和海水貝類藻類增養殖面積達到了100萬畝,其減排二氧化碳的能力,相當于年造林3.4萬公頃。
碳匯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之前碳匯主要是與林業相結合。而“碳匯漁業”是一個新概念,指通過漁業生產活動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這能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記者了解到,目前較統一的看法是,海洋中凡不需投餌的漁業生產活動,都具有碳匯功能,如藻類養殖、貝類養殖、增殖放流以及捕撈業等。藻類和貝類不僅提供了大量海洋食物,同時又能為減排大氣二氧化碳做出貢獻。
近年來,山東濰坊在增殖放流、灘涂貝類增養殖、淺海扇貝養殖上加大投入,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從2005年至今,濰坊增殖各類水產苗種13億尾粒,扇貝筏式養殖面積達到了30萬畝,淺海貝類灘涂底播面積達到50萬畝。據測算,目前濰坊灘涂和海水貝類藻類增養殖面積達到了100萬畝,碳匯貢獻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以上。按照林業使用碳的算法計量,每年對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貢獻,相當于年造林3.4萬公頃以上,每年直接節省造林價值近2.7億元。
據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濰坊淺海灘涂面積遼闊,達到了450平方公里,且水域基礎餌料豐富,極為適合魚蝦貝藻的繁衍生長,這讓濰坊發展“碳匯漁業”的資源優勢突出。碳匯漁業成本低、固碳能力強且能產生多種效益,今后濰坊將繼續加大“海洋牧場”的建設力度,通過實施漁業資源修復工程,加強人工魚礁和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擴大底播、放流增殖品種和規模,大力發展“碳匯漁業”。爭取到2015年,全市底播增殖面積達到60萬畝,筏式養殖達到40萬畝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